4341. | 食 | ㄕ | ˊ | 無 | ㄨ | ˊ | 求 | ㄑㄧㄡ | ˊ | 飽 | ㄅㄠ | ˇ |
飲食有節制,不吃太飽。指生活儉樸。論語˙學而: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於也有一個陋巷簞瓢。亦作食不念飽、食不求飽。
4342. | 矮 | ㄞ | ˇ | 人 | ㄖㄣ | ˊ | 看 | ㄎㄢ | ˋ | 場 | ㄔㄤ | ˊ |
比喻隨聲附和,毫無己見。亦作矮子看戲。
4343. | 清 | ㄑㄧㄥ | 歌 | ㄍㄜ | 妙 | ㄇㄧㄠ | ˋ | 舞 | ㄨ | ˇ |
清亮的歌聲,曼妙的舞姿。形容歌舞美妙動聽。抱朴子˙外篇˙知止:輕體柔聲,清歌妙舞。唐˙宋之問˙有所思詩:公子王孫芳樹下,清歌妙舞落花前。
4344. | 凌 | ㄌㄧㄥ | ˊ | 波 | ㄅㄛ | 微 | ㄨㄟ | ˊ | 步 | ㄅㄨ | ˋ |
本指女性步履輕盈。文選˙曹植˙洛神賦:凌波微步,羅襪生塵。後形容物體徐緩輕逸的移動。如:皎潔的月亮如仙女般,在銀河裡凌波微步。
4345. | 悉 | ㄒㄧ | 索 | ㄙㄨㄛ | ˇ | 敝 | ㄅㄧ | ˋ | 賦 | ㄈㄨ | ˋ |
悉索,盡收。敝,謙稱不精良。賦,古代依田賦多寡出兵車、甲士。悉索敝賦指盡出全國的兵力。左傳˙襄公八年:蔡人不從,敝邑之人,不敢寧處,悉索敝賦,以討于蔡。東周列國志˙第十四回:今幸少閒,悉索敝賦,願從諸君之後,左右衛君,以誅之不當立者。亦作悉索薄賦。
4346. | 殷 | ㄧㄣ | 憂 | ㄧㄡ | 啟 | ㄑㄧ | ˇ | 聖 | ㄕㄥ | ˋ |
深切的憂慮能啟發聖明。新唐書˙卷一一八˙張廷珪傳:古有多難興國,殷憂啟聖。蓋事危,則志銳;情苦,則慮深。故能轉禍為福也。
4347. | 桑 | ㄙㄤ | 榆 | ㄩ | ˊ | 晚 | ㄨㄢ | ˇ | 景 | ㄐㄧㄥ | ˇ |
比喻晚年。如:也許桑榆晚景,子孫離散,正是人間最淒涼的事吧!
4348. | 梯 | ㄊㄧ | 山 | ㄕㄢ | 航 | ㄏㄤ | ˊ | 海 | ㄏㄞ | ˇ |
翻越山嶺,渡過海洋。比喻長途跋涉,經歷險阻。宋書˙卷八˙明帝本紀:日月所照,梯山航海。南朝梁˙元帝˙職貢圖序:梯山航海,交臂屈膝,占雲望月,重譯至焉。亦作航海梯山。
4349. | 日 | ㄖ | ˋ | 試 | ㄕ | ˋ | 萬 | ㄨㄢ | ˋ | 言 | ㄧㄢ | ˊ |
一日可寫出萬字的文章。比喻才華橫溢,文思敏捷。舊唐書˙卷一二七˙張涉傳:涉依國學為諸生講說,稍遷國子博士,亦能為文,嘗請有司日試萬言,時呼張萬言。唐˙李白˙與韓荊州書:必若接之以高宴,縱之以清談,請日試萬言,倚馬可待。
4350. | 重 | ㄔㄨㄥ | ˊ | 規 | ㄍㄨㄟ | 疊 | ㄉㄧㄝ | ˊ | 矩 | ㄐㄩ | ˇ |
此厤數之序,乃上與先聖合符同契,重規疊矩者。亦作重規襲矩。
4351. | 鳩 | ㄐㄧㄡ | 工 | ㄍㄨㄥ | 庀 | ㄆㄧ | ˇ | 材 | ㄘㄞ | ˊ |
招集工人,儲備材料。如:鳩工庀材,大興土木。
4352. | 號 | ㄏㄠ | ˋ | 令 | ㄌㄧㄥ | ˋ | 如 | ㄖㄨ | ˊ | 山 | ㄕㄢ |
軍中號令威嚴,不可違背。宋史˙卷三六五˙岳飛傳:岳節使號令如山,若與之敵,萬無生理。清˙洪昇˙長生殿˙第二十齣:見鎗刀似雪,密匝匝鐵騎連營列。端的是號令如山把神鬼慴。
4353. | 挹 | ㄧ | ˋ | 彼 | ㄅㄧ | ˇ | 注 | ㄓㄨ | ˋ | 此 | ㄘ | ˇ |
比喻取有餘以補不足。見挹彼注茲條。如:他把寬列的經費挪給預算緊絀的單位,以收挹彼注此之效。
4354. | 宴 | ㄧㄢ | ˋ | 爾 | ㄦ | ˇ | 新 | ㄒㄧㄣ | 婚 | ㄏㄨㄣ |
形容新婚甜蜜的生活。語本詩經˙邶風˙谷風:宴爾新婚,如兄如弟。後亦用以祝賀他人新婚的頌辭。儒林外史˙第二十回:自此,珠圍翠繞,宴爾新婚,享了幾個月的天福。亦作新婚燕爾、燕爾新婚。
4355. | 補 | ㄅㄨ | ˇ | 苴 | ㄐㄩ | 罅 | ㄒㄧㄚ | ˋ | 漏 | ㄌㄡ | ˋ |
補苴,補綴。罅漏,縫隙。補苴罅漏指補好裂縫,堵住漏洞。比喻彌補事物的缺失。唐˙韓愈˙進學解:觝排異端,攘斥佛老,補苴罅漏,張皇幽眇。
4356. | 項 | ㄒㄧㄤ | ˋ | 背 | ㄅㄟ | ˋ | 相 | ㄒㄧㄤ | 望 | ㄨㄤ | ˋ |
項,頸項。背,背脊。項背相望形容人數眾多,前後相繼不絕。後漢書˙卷六十一˙左雄傳:項背相望,與同疾疢,見非不舉,聞惡不察。亦作肩背相望。
4357. | 短 | ㄉㄨㄢ | ˇ | 綆 | ㄍㄥ | ˇ | 汲 | ㄐㄧ | ˊ | 深 | ㄕㄣ |
綆,水桶上的繩子。短綆汲深指水桶的繩子短,而想汲出深井裡的水,是難以辦到的。語本荀子.榮辱: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,知不幾者不可與及聖人之言。比喻能力不足,不能成事。唐˙嚴挺之˙大智禪師碑銘序:顧才不稱物,短綆汲深。
4358. | 根 | ㄍㄣ | 生 | ㄕㄥ | 土 | ㄊㄨ | ˇ | 長 | ㄓㄤ | ˇ |
從小就在當地出生或長大。元˙吳昌齡˙張天師˙第三折:卻不道一般兒根生土長,開花結子,帶葉連枝。紅樓夢˙第五十四回:他又不是咱們家的根生土長的奴才,沒受過咱們什麼大恩典。
4359. | 崑 | ㄎㄨㄣ | 山 | ㄕㄢ | 片 | ㄆㄧㄢ | ˋ | 玉 | ㄩ | ˋ |
比喻稀世珍寶或才能傑出的人。語本晉書˙卷五十二˙郤詵傳:臣舉賢良對策,為天下第一,猶桂林之一枝,崑山之片玉。或作昆山片玉。
4360. | 淮 | ㄏㄨㄞ | ˊ | 南 | ㄋㄢ | ˊ | 雞 | ㄐㄧ | 犬 | ㄑㄩㄢ | ˇ |
相傳漢代淮南王劉安隨八位神仙白日升天,家中雞犬也因吃到剩下的藥而得以升天。見晉˙葛洪˙神仙傳˙卷四˙劉安。後比喻攀附別人而得勢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