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361. | 原 | ㄩㄢ | ˊ | 原 | ㄩㄢ | ˊ | 本 | ㄅㄣ | ˇ | 本 | ㄅㄣ | ˇ |
事情的詳細始末。文明小史˙第十二回:差官便搶上一步,把這事情原原本本詳陳一遍。亦作源源本本。
4362. | 晚 | ㄨㄢ | ˇ | 食 | ㄕ | ˊ | 當 | ㄉㄤ | ˋ | 肉 | ㄖㄡ | ˋ |
飢餓了才吃,味道自然甘美,好像食肉一般。語本戰國策˙齊策四:晚食以當肉,安步以當車。淡泊生活的人常引用此語。
4363. | 降 | ㄐㄧㄤ | ˋ | 心 | ㄒㄧㄣ | 相 | ㄒㄧㄤ | 從 | ㄘㄨㄥ | ˊ |
語本左傳˙僖公二十八年:今天誘其衷,使皆降心以相從也。即委屈自己的心意,放棄自己的想法,而去順從別人。三國演義˙第三十三回:若冀州不弟,當降心相從。待事定之後,使天下平其曲直,不亦高義耶?
4364. | 為 | ㄨㄟ | ˊ | 鬼 | ㄍㄨㄟ | ˇ | 為 | ㄨㄟ | ˊ | 蜮 | ㄩ | ˋ |
蜮,古人傳說的一種會含沙射人的水中毒蟲。語出詩經˙小雅˙何人斯:為鬼為蜮,,則不可得。比喻陰狠毒辣的手段,暗中害人。唐˙盧肇˙宣州新興寺碑銘˙序:設使像法至今未行,將盡墮惡道,為鬼為蜮乎?明˙王世貞˙鳴鳳記˙第四齣:用幾許為鬼為蜮的權謀,陷害忠良。亦作為鬼為魅。
4365. | 風 | ㄈㄥ | 月 | ㄩㄝ | ˋ | 無 | ㄨ | ˊ | 邊 | ㄅㄧㄢ |
懷灑落。宋˙朱熹˙六先生畫像贊˙濂溪先生:書不盡言,圖不盡意,風月無邊,庭草交翠。亦作無邊風月。
4366. | 琪 | ㄑㄧ | ˊ | 花 | ㄏㄨㄚ | 瑤 | ㄧㄠ | ˊ | 草 | ㄘㄠ | ˇ |
琪、瑤皆是一種美玉。琪花瑤草指仙境中的花草,或比喻珍奇的花草。水滸傳˙第三十六回:走上岡子一看,有座天生石臺,……遍生琪花瑤草。亦作瑤草琪花。
4367. | 淡 | ㄉㄢ | ˋ | 而 | ㄦ | ˊ | 無 | ㄨ | ˊ | 味 | ㄨㄟ | ˋ |
清淡而沒有味道。文明小史˙第十七回:然而不下油鹽醬醋各式作料,仍舊是淡而無味。
4368. | 恩 | ㄣ | 威 | ㄨㄟ | 並 | ㄅㄧㄥ | ˋ | 用 | ㄩㄥ | ˋ |
對人的態度寬厚或嚴厲能交互的使用。清史稿˙卷三七三˙宗室奕經傳:發交內庫花翎等件,有功者立予懋賞,勉以恩威並用,整飭戎行。亦作恩威並行。
4369. | 黃 | ㄏㄨㄤ | ˊ | 花 | ㄏㄨㄚ | 晚 | ㄨㄢ | ˇ | 節 | ㄐㄧㄝ | ˊ |
詩:從教蒼狗浮雲過,留得黃花晚節香。亦作寒花晚節、晚節黃花。
4370. | 望 | ㄨㄤ | ˋ | 衡 | ㄏㄥ | ˊ | 對 | ㄉㄨㄟ | ˋ | 宇 | ㄩ | ˇ |
衡,指門。宇,指屋子。望衡對宇指門戶相望,房屋相對。形容住得很近。北魏˙酈道元˙水經注˙沔水注:望衡對宇,歡情自接,泛舟褰裳,率爾休暢。清˙紀昀˙閱微草堂筆記˙卷二十三˙灤陽續錄五:余鄉張明經晴歲,除夕前,自題門聯曰:三間東倒西歪屋,一個千錘百煉人。適有鍛鐵者求彭信甫書門聯,信甫戲出此二句與之。兩家望衡對宇,見者無不失笑。
4371. | 朝 | ㄓㄠ | 令 | ㄌㄧㄥ | ˋ | 暮 | ㄇㄨ | ˋ | 改 | ㄍㄞ | ˇ |
早上下達的命令,到晚上就改變了。比喻政令、主張或意見反覆無常。漢書˙卷二十四˙食貨志上:勤苦如此,尚復被水旱之災,急政暴賦,賦斂不時,朝令而暮改。亦作朝令夕改。
4372. | 高 | ㄍㄠ | 山 | ㄕㄢ | 景 | ㄐㄧㄥ | ˇ | 行 | ㄒㄧㄥ | ˋ |
高山,形容崇高的德行。景行,大道。高山景行比喻行事光明磊落。語本詩經˙小雅˙車牽: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後稱頌人德行高尚。三國˙魏˙曹丕˙又與鍾繇書:高山景行,私所仰慕。
4373. | 高 | ㄍㄠ | 文 | ㄨㄣ | ˊ | 典 | ㄉㄧㄢ | ˇ | 冊 | ㄘㄜ | ˋ |
典冊,用相如。亦作高文大冊。。
4374. | 畫 | ㄏㄨㄚ | ˋ | 中 | ㄓㄨㄥ | 有 | ㄧㄡ | ˇ | 詩 | ㄕ |
原為宋蘇軾稱讚王維的畫中含有詩意。後泛指畫作中有詩意。宋˙胡仔˙苕溪漁隱叢話前集˙卷三十˙六一居士下:丹青吟詠,妙處相資,昔人謂詩中有畫、畫中有詩者,蓋畫手能狀,而詩人能言之。
4375. | 臭 | ㄔㄡ | ˋ | 肉 | ㄖㄡ | ˋ | 來 | ㄌㄞ | ˊ | 蠅 | ㄧㄥ | ˊ |
腐肉容易招來蠅蟲。比喻利益所在,大家爭相趨附。通俗編˙禽魚引五燈會元:僧問慧然:如何是祖師西來意?曰:臭肉來蠅。
4376. | 神 | ㄕㄣ | ˊ | 道 | ㄉㄠ | ˋ | 設 | ㄕㄜ | ˋ | 教 | ㄐㄧㄠ | ˋ |
原指聖人順應自然之勢,利用神聖的道德建立教化,以感化萬物,教誨眾人。語本易經˙觀卦˙彖曰: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,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。後指以鬼神禍福相因之理,教化世人。後漢書˙卷十三˙隗囂傳:王莽尚據長安,雖欲以漢為名,其實無所受命,將何以見信於眾乎?宜急立高廟,稱臣奉祠,所謂神道設教,求助人神者也。今則又指利用鬼神迷信以愚弄人民。
4377. | 畫 | ㄏㄨㄚ | ˋ | 地 | ㄉㄧ | ˋ | 而 | ㄦ | ˊ | 趨 | ㄑㄩ |
在地上作畫軌跡,使人循跡而行。後比喻被禮法約束而自苦。莊子˙人間世:已乎已乎,臨人以德;殆乎殆乎,畫地而趨。
4378. | 殘 | ㄘㄢ | ˊ | 山 | ㄕㄢ | 剩 | ㄕㄥ | ˋ | 水 | ㄕㄨㄟ | ˇ |
比喻戰後破碎的山河或淪陷的國土。明˙王燧˙題趙仲穆畫詩:南朝無限傷心事,都在殘山剩水中。亦作剩水殘山。
4379. | 菩 | ㄆㄨ | ˊ | 薩 | ㄙㄚ | ˋ | 低 | ㄉㄧ | 眉 | ㄇㄟ | ˊ |
形容人慈善或柔弱的樣子。太平廣記˙卷一七四˙俊辯:金剛努目,所以降伏四魔;菩薩低眉,所以慈悲六道。
4380. | 跋 | ㄅㄚ | ˊ | 前 | ㄑㄧㄢ | ˊ | 躓 | ㄓ | ˋ | 後 | ㄏㄡ | ˋ |
比喻陷入困境,進退兩難。見跋胡疐尾條。唐˙韓愈˙進學解:然而公不見信於人,私不見助於友,跋前躓後,動輒得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