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381. | 高 | ㄍㄠ | 臥 | ㄨㄛ | ˋ | 東 | ㄉㄨㄥ | 山 | ㄕㄢ |
晉人謝安隱居東山,不肯出任官職的故事。典出南朝宋˙劉義慶˙世說新語˙排調。後比喻隱居不仕。亦作東山高臥。
4382. | 朝 | ㄓㄠ | 聞 | ㄨㄣ | ˊ | 夕 | ㄒㄧ | ˋ | 改 | ㄍㄞ | ˇ |
早上聽到道理,晚上就用以改正自己的缺點。比喻人能勇於改過。晉書˙卷五十八˙周處等傳˙史臣曰:朝聞夕改,輕生重義,徇國亡軀,可謂志節之士也。金˙侯善淵˙沁園春˙道德陰符詞:背覺合塵,朝聞夕改,馬劣猿顛難捉擒。
4383. | 無 | ㄨ | ˊ | 憂 | ㄧㄡ | 無 | ㄨ | ˊ | 慮 | ㄌㄩ | ˋ |
毫無憂慮。形容心情怡然自得。孤本元明雜劇˙群仙朝聖˙第三折:俺出家兒無憂無慮樂醄醄,到處隨緣任逍遙。亦作無慮無憂。
4384. | 喜 | ㄒㄧ | ˇ | 怒 | ㄋㄨ | ˋ | 無 | ㄨ | ˊ | 常 | ㄔㄤ | ˊ |
情緒變化不定,令人難以捉摸。魏書˙卷七十三˙楊大眼傳:然征淮堰之役,喜怒無常,捶撻過度,軍士頗憾焉。紅樓夢˙第二十七回:他兄妹間多有不避嫌疑之處,嘲笑不忌,喜怒無常。
4385. | 異 | ㄧ | ˋ | 苔 | ㄊㄞ | ˊ | 同 | ㄊㄨㄥ | ˊ | 岑 | ㄘㄣ | ˊ |
不同的青苔長在同一座山。比喻朋友彼此契合。晉˙郭璞˙贈溫嶠詩:及余臭味,異苔同岑。
4386. | 貪 | ㄊㄢ | 多 | ㄉㄨㄛ | 嚼 | ㄐㄧㄠ | ˊ | 不 | ㄅㄨ | ˋ | 爛 | ㄌㄢ | ˋ |
貪求過多而無法消化運用。紅樓夢˙第九回:雖說奮志要強,那功課寧可少些,一則貪多嚼不爛,二則身子也要保重。
4387. | 袒 | ㄊㄢ | ˇ | 裼 | ㄒㄧ | ˊ | 裸 | ㄌㄨㄛ | ˇ | 裎 | ㄔㄥ | ˊ |
赤身露體。孟子˙公孫丑上:雖袒裼裸裎於我側,爾焉能浼我哉?
4388. | 疾 | ㄐㄧ | ˊ | 雷 | ㄌㄟ | ˊ | 不 | ㄅㄨ | ˋ | 及 | ㄐㄧ | ˊ | 掩 | ㄧㄢ | ˇ | 耳 | ㄦ | ˇ |
雷聲突然響起,使人來不及掩住耳朵。比喻行動迅速,令人措手不及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三十一:塞兒領著這三百人真個是疾雷不及掩耳,殺入府裡來。文明小史˙第七回:趁此天色尚早,他們或者未必起身,給他們個疾雷不及掩耳,拿了就走,必不使一名漏網。亦作疾雷不及塞耳、迅雷不及掩耳。
4389. | 疾 | ㄐㄧ | ˊ | 言 | ㄧㄢ | ˊ | 遽 | ㄐㄩ | ˋ | 色 | ㄙㄜ | ˋ |
言語躁急,神色張皇。形容人不鎮靜的樣子。後漢書˙卷二十五˙劉寬傳:典歷三郡,溫仁多恕,雖在倉卒,未嘗疾言遽色。東周列國志˙第三十三回:臨時變卦,如何不惱。包著一肚子氣,不免疾言遽色。
4390. | 珠 | ㄓㄨ | 玉 | ㄩ | ˋ | 在 | ㄗㄞ | ˋ | 側 | ㄘㄜ | ˋ |
比喻身旁的人儀態華貴,才識超群。語出晉書˙卷三十六˙衛瓘傳:驃騎將軍王濟,玠之舅也,俊爽有風姿,每見玠,輒歎曰:珠玉在側,覺我形穢。亦作珠玉在傍。
4391. | 博 | ㄅㄛ | ˊ | 士 | ㄕ | ˋ | 買 | ㄇㄞ | ˇ | 驢 | ㄌㄩ | ˊ |
比喻言詞空洞不實,虛誇浮泛,不能切中要旨。北齊˙顏之推˙顏氏家訓˙勉學:鄴下諺云:博士買驢,書券三張,未有驢字。使汝以此為師,令人氣塞。亦作三紙無驢。
4392. | 假 | ㄐㄧㄚ | ˇ | 戲 | ㄒㄧ | ˋ | 真 | ㄓㄣ | 做 | ㄗㄨㄛ | ˋ |
原本只是演戲,後來卻變成真的。指事情由假演變成真。如:他們二人在電影裡飾演一對情侶,沒想到假戲真做,後來竟結為夫妻。
4393. | 烏 | ㄨ | 有 | ㄧㄡ | ˇ | 先 | ㄒㄧㄢ | 生 | ㄕㄥ |
漢代司馬相如子虛賦中所假設的人物。烏有,無有,即本無其人。史記˙卷一一七.司馬相如傳:烏有先生者,烏有此事也。宋˙辛棄疾˙卜算子˙夜雨醉瓜廬詞:誰伴揚雄作解嘲,烏有先生也。
4394. | 痛 | ㄊㄨㄥ | ˋ | 入 | ㄖㄨ | ˋ | 骨 | ㄍㄨ | ˇ | 髓 | ㄙㄨㄟ | ˇ |
極端的痛楚。史記˙卷九十二˙淮陰候傳:秦父兄怨此三人,痛入骨髓。花月痕˙第十八回:秋痕一人,終久無個結局,所以痛入骨髓。亦作痛澈骨髓、痛楚徹骨。
4395. | 以 | ㄧ | ˇ | 夷 | ㄧ | ˊ | 制 | ㄓ | ˋ | 夷 | ㄧ | ˊ |
夷伐夷、以夷治夷。
4396. | 衝 | ㄔㄨㄥ | 口 | ㄎㄡ | ˇ | 而 | ㄦ | ˊ | 出 | ㄔㄨ |
不經思考,一下子說出來。如:他說話一向不經大腦,往往衝口而出,因此常得罪人。亦作衝口而發。
4397. | 摘 | ㄓㄞ | 奸 | ㄐㄧㄢ | 發 | ㄈㄚ | 伏 | ㄈㄨ | ˊ |
舉發奸人,揭露壞事。用以稱譽吏治清明。清史稿˙卷三○六˙仲永檀傳:上乃獎永檀摘奸發伏,直陳無隱,擢僉都御史。亦作發奸摘隱。
4398. | 朝 | ㄓㄠ | 朝 | ㄓㄠ | 暮 | ㄇㄨ | ˋ | 暮 | ㄇㄨ | ˋ |
從早到晚,日復一日。文選˙宋玉˙高唐賦序:妾在巫山之陽、高丘之阻,旦為朝雲,暮為行雨,朝朝暮暮,陽臺之下。亦指短暫的時光。宋˙秦觀˙鵲橋仙˙纖雲弄巧詞:兩情若是久長時,又豈在朝朝暮暮。
4399. | 虎 | ㄏㄨ | ˇ | 兕 | ㄙ | ˋ | 出 | ㄔㄨ | 柙 | ㄒㄧㄚ | ˊ |
兕,犀牛。柙,獸欄。虎兕出柙指老虎與犀牛跑出柵欄。比喻失職、有虧職守。論語˙季氏:虎兕出於柙,龜玉毀於櫝中,是誰之過與?
4400. | 迎 | ㄧㄥ | ˊ | 新 | ㄒㄧㄣ | 送 | ㄙㄨㄥ | ˋ | 舊 | ㄐㄧㄡ | ˋ |
送走舊的,迎接新的。見送故迎新條。水滸傳˙第六十八回:娼妓之家,諱者扯丐漏走五個字,得便熟閑,迎新送舊,陷了多少才人。喻世明言˙卷十七˙單符郎全州佳偶:比在此中迎新送舊,勝卻千萬倍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