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61. | 煙 | ㄧㄢ | 雲 | ㄩㄣ | ˊ | 供 | ㄍㄨㄥ | ˋ | 養 | ㄧㄤ | ˇ |
以山水的靈氣怡情養性。明˙陳繼儒˙妮古錄˙卷三:黃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顏,米友仁八十餘神明不衰,無疾而逝,蓋畫中煙雲供養也。
6962. | 悔 | ㄏㄨㄟ | ˇ | 過 | ㄍㄨㄛ | ˋ | 自 | ㄗ | ˋ | 新 | ㄒㄧㄣ |
悔改過失,重新做人。新唐書˙卷一一二˙馮元常傳:元常喻以恩信,約悔過自新,賊相率脫甲面縛。亦作悔罪自新。
6963. | 賊 | ㄗㄟ | ˊ | 眉 | ㄇㄟ | ˊ | 鼠 | ㄕㄨ | ˇ | 眼 | ㄧㄢ | ˇ |
形容人神情鬼祟奸詐。官話指南˙卷二˙官商吐屬:我們先伯就見那幾個店家,都那麼賊眉鼠眼的,心裡可就有點兒犯疑,趕吃完了飯了。
6964. | 遐 | ㄒㄧㄚ | ˊ | 邇 | ㄦ | ˇ | 一 | ㄧ | 體 | ㄊㄧ | ˇ |
天下一統,遠近之人,莫不同心同德。文選˙司馬相如˙難蜀父老:以偃甲兵於此,而息討伐於彼,遐邇一體,中外禔福,不亦康乎?南齊書˙卷三˙武帝本紀:今遐邇一體,車軌同文,宜高選學官,廣延胄子。
6965. | 徹 | ㄔㄜ | ˋ | 上 | ㄕㄤ | ˋ | 徹 | ㄔㄜ | ˋ | 下 | ㄒㄧㄚ | ˋ |
貫通上下。朱子語類˙卷八˙總論為學之方:徹上徹下,無精粗本末,只是一理。
6966. | 假 | ㄐㄧㄚ | ˇ | 惺 | ㄒㄧㄥ | 惺 | ㄒㄧㄥ |
假裝、虛情假意。元˙無名氏˙小尉遲˙第一折:我這裡絮叨叨言始終,你那裡假惺惺做耳聾,甘落人彀中。紅樓夢˙第一○○回:況且三姑娘是極明白的人,不像那些假惺惺的人,少不得有一番箴諫,他以後便不是這樣了。
6967. | 養 | ㄧㄤ | ˇ | 虎 | ㄏㄨ | ˇ | 貽 | ㄧ | ˊ | 患 | ㄏㄨㄢ | ˋ |
比喻不除去仇敵,將給自己留下後患。幼學瓊林˙卷四˙釋道鬼神類:養虎貽患,謂留禍之在身。亦作養虎留患、養虎遺患。
6968. | 龍 | ㄌㄨㄥ | ˊ | 鳳 | ㄈㄥ | ˋ | 呈 | ㄔㄥ | ˊ | 祥 | ㄒㄧㄤ | ˊ |
富貴吉祥的徵兆。兒女英雄傳˙第二十八回:你們只看龍媒今日作了新郎,這兩道眉兒,一副臉兒,益發顯得風流俊俏,這大約就叫作龍鳳呈祥了。
6969. | 蜚 | ㄈㄟ | 英 | ㄧㄥ | 騰 | ㄊㄥ | ˊ | 茂 | ㄇㄠ | ˋ |
稱頌人的聲名事業日盛。明˙孫梅錫˙琴心記˙第四十一齣:吾弟蜚英騰茂,下筆如神,不須謙讓,就請揮毫。亦作飛聲騰實。
6970. | 蜩 | ㄊㄧㄠ | ˊ | 螗 | ㄊㄤ | ˊ | 沸 | ㄈㄟ | ˋ | 羹 | ㄍㄥ |
飲酒號呼之聲如蟬鳴,笑語之聲如湯沸羹熟。語本詩經˙大雅˙蕩:如蜩如螗,如沸如羹。後比喻議論喧騰,紛亂不寧。清史稿˙卷四七二˙陸潤庠傳:上年資政院開議,竟至戟手漫罵,藐視朝廷。以辯給為通才,以橫議為輿論,蜩螗沸羹,莫可究詰。
6971. | 屢 | ㄌㄩ | ˇ | 敗 | ㄅㄞ | ˋ | 屢 | ㄌㄩ | ˇ | 戰 | ㄓㄢ | ˋ |
雖然屢次戰敗,仍繼續奮勇作戰。相傳曾國藩率領湘軍與太平天國作戰,屢吃敗仗,曾國藩上書朝廷,言及屢戰屢敗,經李元度更改為屢敗屢戰,以顯示其奮勇無畏的作戰精神。後多比喻雖然屢次遭受挫折失敗,仍然努力不懈。如:這支職棒隊伍,屢敗屢戰,愈挫愈勇,充分發揮運動家的精神。
6972. | 會 | ㄍㄨㄟ | ˋ | 稽 | ㄐㄧ | 之 | ㄓ | 恥 | ㄔ | ˇ |
春秋時吳王夫差發兵圍越都會稽,越王句踐稱臣請和,夫差乃罷兵而歸,是為會稽之恥。見史記˙卷四十一˙越王句踐世家。
6973. | 實 | ㄕ | ˊ | 報 | ㄅㄠ | ˋ | 實 | ㄕ | ˊ | 銷 | ㄒㄧㄠ |
依實際使用的情形申報核銷。如:差旅費可實報實銷,但須以收據為憑。
6974. | 無 | ㄨ | ˊ | 遠 | ㄩㄢ | ˇ | 弗 | ㄈㄨ | ˊ | 屆 | ㄐㄧㄝ | ˋ |
沒有不能到達的地方。書經˙大禹謨:惟德動天,無遠弗屆。宋˙胡銓˙御試策一道:而惟民是察,持以至誠,無遠弗屆。
6975. | 箝 | ㄑㄧㄢ | ˊ | 口 | ㄎㄡ | ˇ | 結 | ㄐㄧㄝ | ˊ | 舌 | ㄕㄜ | ˊ |
緊閉嘴巴,舌頭像打結一般,不敢發言。宋˙司馬光˙乞改求諫詔書劄子:臣恐天下之士益箝口結舌,非國家之福也。亦作緘口結舌、鉗口結舌。
6976. | 鑽 | ㄗㄨㄢ | 牛 | ㄋㄧㄡ | ˊ | 角 | ㄐㄧㄠ | ˇ | 尖 | ㄐㄧㄢ |
比喻人固執而不知變通,費力的研究無用或無法解決的問題。如:凡事要想開點,不要鑽牛角尖。
6977. | 敦 | ㄉㄨㄣ | 世 | ㄕ | ˋ | 厲 | ㄌㄧ | ˋ | 俗 | ㄙㄨ | ˊ |
使民俗敦厚,世風振興。宋˙蘇軾˙御試制科策:欲興利除害,則無其人,欲敦世厲俗,則無其具。亦作敦風厲俗。
6978. | 墨 | ㄇㄛ | ˋ | 守 | ㄕㄡ | ˇ | 成 | ㄔㄥ | ˊ | 法 | ㄈㄚ | ˇ |
形容思想保守,固守舊法,不肯改變。亦作墨守成規。
6979. | 榜 | ㄅㄤ | ˇ | 上 | ㄕㄤ | ˋ | 無 | ㄨ | ˊ | 名 | ㄇㄧㄥ | ˊ |
考試未錄取。元˙曾瑞˙留鞋記˙楔子:自謂狀元探手可得,豈知時運不濟,榜上無名。警世通言˙卷十七˙鈍秀才一朝交泰:誰知三場得意,榜上無名。自十五歲進場,到今二十一歲,三科不中。
6980. | 彬 | ㄅㄧㄣ | 彬 | ㄅㄧㄣ | 有 | ㄧㄡ | ˇ | 禮 | ㄌㄧ | ˇ |
形容人的禮貌恰到好處,不至於矯情多禮,也不至於粗魯無禮。如:他對人彬彬有禮。鏡花緣˙第八十三回:喚出他兩個兒子,兄先弟後,彬彬有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