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481. | 甘 | ㄍㄢ | 之 | ㄓ | 如 | ㄖㄨ | ˊ | 薺 | ㄐㄧ | ˋ |
只要心甘情願,即使有如荼之苦,亦覺得像薺菜般甘甜。見甘心如薺條。晉書˙卷八十九˙忠義傳˙劉沉傳:投袂之日,期之必死,葅醢之戮,甘之如薺。
13482. | 正 | ㄓㄥ | ˋ | 色 | ㄙㄜ | ˋ | 敢 | ㄍㄢ | ˇ | 言 | ㄧㄢ | ˊ |
態度嚴正,勇於直諫。明史˙卷一七七˙王竑傳:十一年授戶科給事中,豪邁負氣節,正色敢言。明史˙卷一八一˙劉健傳:健學問深粹,正色敢言,以身任天下之重。
13483. | 正 | ㄓㄥ | ˋ | 色 | ㄙㄜ | ˋ | 直 | ㄓ | ˊ | 言 | ㄧㄢ | ˊ |
態度嚴正,直言無諱。晉書˙卷八十四˙王恭傳:恭每正色直言,道子深憚而忿之。亦作正色危言。
13484. | 正 | ㄓㄥ | ˋ | 身 | ㄕㄣ | 清 | ㄑㄧㄥ | 心 | ㄒㄧㄣ |
端正己身,修養心性。明史˙卷一八一˙丘濬傳:願陛下體上天之仁愛,念祖宗之艱難,正身清心以立本而應務,謹好尚不惑於異端。
13485. | 玉 | ㄩ | ˋ | 食 | ㄕ | ˊ | 錦 | ㄐㄧㄣ | ˇ | 衣 | ㄧ |
精美的食物,華麗的衣服。形容生活豪華。明˙謝讜˙四喜記˙第三十七齣:天福神皇神后,桓桓群將多籌,等閒握璽御龍樓,玉食錦衣消受。亦作錦衣玉食。
13486. | 玉 | ㄩ | ˋ | 石 | ㄕ | ˊ | 同 | ㄊㄨㄥ | ˊ | 燼 | ㄐㄧㄣ | ˋ |
不論賢愚、善惡、好壞,同時受害,盡皆毀滅。見玉石俱焚條。
13487. | 正 | ㄓㄥ | ˋ | 中 | ㄓㄨㄥ | ˋ | 己 | ㄐㄧ | ˇ | 懷 | ㄏㄨㄞ | ˊ |
恰好符合自己的心意。紅樓夢˙第六十回:夏婆子聽了,正中己懷,忙問因何。亦作正中下懷。
13488. | 玉 | ㄩ | ˋ | 樓 | ㄌㄡ | ˊ | 金 | ㄐㄧㄣ | 闕 | ㄑㄩㄝ | ˋ |
形容宮殿樓閣華麗精緻。孤本元明雜劇˙曹彬下江南˙頭折:玉樓金闕號天庭,日月光輝顯大明。亦作玉樓金殿、玉樓金閣。
13489. | 玉 | ㄩ | ˋ | 石 | ㄕ | ˊ | 不 | ㄅㄨ | ˋ | 分 | ㄈㄣ |
玉和石頭混在一起。比喻好壞不分。三國演義˙第四十八回:只是我亦隨軍在此,兵敗之後,玉石不分,豈能免難。
13490. | 玉 | ㄩ | ˋ | 碎 | ㄙㄨㄟ | ˋ | 花 | ㄏㄨㄚ | 銷 | ㄒㄧㄠ |
美玉破碎,好花凋謝。比喻女子死亡。明˙陸采˙明珠記˙第三十九齣:金樽玉酒催人老,我只道當時玉碎花銷,重臨陽世真難料,敢則是仙方相療。亦作香銷玉沉。
13491. | 玉 | ㄩ | ˋ | 碎 | ㄙㄨㄟ | ˋ | 香 | ㄒㄧㄤ | 殘 | ㄘㄢ | ˊ |
比喻女子死亡。清˙洪昇˙長生殿˙第二十七齣:玉碎香殘荒郊臥,雲拋雨斷重泉墮。亦作香銷玉沉。
13492. | 玉 | ㄩ | ˋ | 石 | ㄕ | ˊ | 同 | ㄊㄨㄥ | ˊ | 沉 | ㄔㄣ | ˊ |
不論賢愚、善惡、好壞,同時受害,盡皆毀滅。見玉石俱焚條。梁書˙卷五˙元帝本紀:孟諸焚燎,芝艾俱盡;宣房河決,玉石同沉。
13493. | 甘 | ㄍㄢ | 言 | ㄧㄢ | ˊ | 厚 | ㄏㄡ | ˋ | 幣 | ㄅㄧ | ˋ |
動聽的言詞,貴重的禮物。梁書˙卷五十六˙侯景傳:甘言厚幣,規滅忠梗。亦作甘言厚禮。
13494. | 玉 | ㄩ | ˋ | 山 | ㄕㄢ | 傾 | ㄑㄧㄥ | 倒 | ㄉㄠ | ˇ |
酒醉的樣子。聊齋志異˙卷十一˙黃英:二人縱飲甚歡,相得恨晚。自辰以訖四漏,計各盡百壺。曾爛醉如泥,沉睡座間。陶起歸寢,出門踐菊畦,玉山傾倒,委衣於側。亦作玉山將崩、玉山傾頹。
13495. | 玉 | ㄩ | ˋ | 石 | ㄕ | ˊ | 俱 | ㄐㄩ | ˋ | 摧 | ㄘㄨㄟ |
不論賢愚﹑善惡﹑好壞,同時受害,盡皆毀滅。見玉石俱焚條。晉˙慕容鍾˙傅檄青州諸郡討辟閭渾:有能斬送渾首者,賞同佐命,脫履機不發,必玉石俱摧。
13496. | 東 | ㄉㄨㄥ | 討 | ㄊㄠ | ˇ | 西 | ㄒㄧ | 征 | ㄓㄥ |
旁,按之無下。亦作東討西伐、東征西討。
13497. | 正 | ㄓㄥ | ˋ | 聲 | ㄕㄥ | 雅 | ㄧㄚ | ˇ | 音 | ㄧㄣ |
純正典雅的音樂。唐˙皮日休˙通元子棲賓亭記:其正聲雅音,笙師之吹竽,邠人之鼓籥,不能過也。
13498. | 東 | ㄉㄨㄥ | 揚 | ㄧㄤ | ˊ | 西 | ㄒㄧ | 蕩 | ㄉㄤ | ˋ |
四處飄泊不定。比喻生活不安定。野叟曝言˙第四十一回:姐姐若能見憐,怎樣著落妹子死後魂靈,不至東揚西蕩。亦作東飄西蕩。
13499. | 東 | ㄉㄨㄥ | 遷 | ㄑㄧㄢ | 西 | ㄒㄧ | 徙 | ㄒㄧ | ˇ |
四處遷移,漂泊不定。明史˙卷三三○˙西域傳二˙沙州衛傳:但當循分守職,保境睦鄰,自無外患。何必東遷西徙,徙取勞瘁。亦作東徙西遷。
13500. | 玉 | ㄩ | ˋ | 葉 | ㄧㄝ | ˋ | 金 | ㄐㄧㄣ | 柯 | ㄎㄜ |
比喻皇親國戚或出身高貴的人。見金枝玉葉條。唐˙張景毓˙縣令岑君德政碑:主簿崔子佺,相門卿族,玉葉金柯,光彩可以照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