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681. | 舊 | ㄐㄧㄡ | ˋ | 識 | ㄕ | ˋ | 新 | ㄒㄧㄣ | 交 | ㄐㄧㄠ |
舊日熟識的和新結交的朋友。指交遊廣闊,認識的朋友很多。清˙黃遵憲˙鄉人以余遠爭來詢問賦此誌感詩:舊識新交遍天下,可如親戚話依依?
13682. | 白 | ㄅㄞ | ˊ | 首 | ㄕㄡ | ˇ | 一 | ㄧ | 節 | ㄐㄧㄝ | ˊ |
人已衰老而志節仍不改變。後漢書˙卷二十七˙吳良傳:竊見臣府西曹掾齊國吳良,資質敦固,公方廉恪,躬儉安貧,白首一節。
13683. | 歸 | ㄍㄨㄟ | 根 | ㄍㄣ | 究 | ㄐㄧㄡ | ˋ | 柢 | ㄉㄧ | ˇ |
歸結到根本,追究到最後。如:作姦犯科、貪贓枉法的人,歸根究柢是逃不過法律的制裁與良心的譴責!
13684. | 白 | ㄅㄞ | ˊ | 首 | ㄕㄡ | ˇ | 無 | ㄨ | ˊ | 成 | ㄔㄥ | ˊ |
年老而一事無成。宋˙陸游˙謝錢參政啟:伏念某少苦賤貧,長更夏患,名場蹭蹬,幾白首以無成。亦作白首空歸。
13685. | 白 | ㄅㄞ | ˊ | 首 | ㄕㄡ | ˇ | 如 | ㄖㄨ | ˊ | 新 | ㄒㄧㄣ |
形容朋友相交甚久,彼此仍互不了解,好像新交的一樣。亦作白髮如新、白頭如新。
13686. | 白 | ㄅㄞ | ˊ | 首 | ㄕㄡ | ˇ | 相 | ㄒㄧㄤ | 知 | ㄓ |
年老的知已。明˙孫仁孺˙東郭記˙第二十四齣:君家朋友何須道,翻騰雲雨都常套,抵多少白首相知,按劍同袍。
13687. | 白 | ㄅㄞ | ˊ | 屋 | ㄨ | 寒 | ㄏㄢ | ˊ | 門 | ㄇㄣ | ˊ |
通,遭窮困,身居在白屋寒門。
13688. | 白 | ㄅㄞ | ˊ | 旄 | ㄇㄠ | ˊ | 黃 | ㄏㄨㄤ | ˊ | 鉞 | ㄩㄝ | ˋ |
白色的旗幟,黃色的斧鉞。語本書經˙牧誓:王左杖黃鉞,右秉白旄以麾。後用來比喻發兵出征。孤本元明雜劇˙智降秦叔寶˙第一折:某十八歲同父起義,白旄黃鉞,平定兩京。收天下僭亂煙塵,勦四海奸雄賊子。
13689. | 白 | ㄅㄞ | ˊ | 璧 | ㄅㄧ | ˋ | 青 | ㄑㄧㄥ | 蠅 | ㄧㄥ | ˊ |
白璧,潔白無瑕的玉,比喻清白的人。青蠅,蒼蠅,比喻卑劣佞人。白璧青蠅語本唐˙陳子昂˙宴胡楚真禁所詩:人生固有命,天道信無言,青蠅一相點,白璧遂成冤。比喻善惡忠佞。群音類選˙官腔類˙卷九˙龍泉記˙賞菊聞報:為臣子莫貴忠和孝,繼美于今有鳳毛,白璧青蠅何足較。
13690. | 漢 | ㄏㄢ | ˋ | 賊 | ㄗㄟ | ˊ | 不 | ㄅㄨ | ˋ | 兩 | ㄌㄧㄤ | ˇ | 立 | ㄌㄧ | ˋ |
漢,三國蜀漢。賊,三國曹魏。漢賊不兩立指蜀漢與曹魏不能同時並存。語出三國˙蜀˙諸葛亮˙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:先帝慮漢賊不兩立,王業不偏安,故托臣以討賊也。比喻誓不兩立,不共戴天。歧路燈˙第六十七回:惟有杜氏一個,直如天上敵國一般,心中竟安排下漢賊不兩立的主意,怎不怕煞人。
13691. | 訓 | ㄒㄩㄣ | ˋ | 兵 | ㄅㄧㄥ | 秣 | ㄇㄛ | ˋ | 馬 | ㄇㄚ | ˇ |
訓練士兵,餵飽戰馬。指做好各項作戰的準備工作。周書˙卷一˙文帝紀上:臣自奉詔總平涼之師,責重憂深,不遑啟處,訓兵秣馬,唯思竭力。
13692. | 出 | ㄔㄨ | 口 | ㄎㄡ | ˇ | 入 | ㄖㄨ | ˋ | 耳 | ㄦ | ˇ |
語本左傳˙昭公二十年:王曰:言出于余口,入于爾耳,誰告建也?後泛指兩人私下談論,謹守祕密,不讓別人知道。後漢書˙卷三十六˙張霸傳:溫前執其手曰:子忠於我,我不能用,是吾罪也,子何為當然!且出口入耳之言,誰今知之!
13693. | 穴 | ㄒㄩㄝ | ˋ | 處 | ㄔㄨ | ˇ | 知 | ㄓ | 雨 | ㄩ | ˇ |
久居洞中而習知風雨來臨的徵兆,故能預知風雨。比喻有所經驗,故能先知。漢書˙卷七十五˙翼奉傳:知日蝕地震之效昭然可明,猶巢居知風,穴處知雨,亦不足多,適所習耳。
13694. | 議 | ㄧ | ˋ | 不 | ㄅㄨ | ˋ | 反 | ㄈㄢ | ˇ | 顧 | ㄍㄨ | ˋ |
計議既定,就不再猶豫顧忌。形容下定決心,絕不反悔。文選˙司馬相如˙喻巴蜀檄:觸白刃,冒流矢,議不反顧,計不旋踵。
13695. | 舊 | ㄐㄧㄡ | ˋ | 燕 | ㄧㄢ | ˋ | 歸 | ㄍㄨㄟ | 巢 | ㄔㄠ | ˊ |
舊日的燕子又飛回老巢。比喻客居在外的遊子重回家鄉。明˙顧大典˙青衫記˙第二十九齣:似舊燕歸巢,雙語簷前。
13696. | 討 | ㄊㄠ | ˇ | 逆 | ㄋㄧ | ˋ | 除 | ㄔㄨ | ˊ | 暴 | ㄅㄠ | ˋ |
征伐叛黨,消滅殘暴勢力。晉書˙卷八十六˙張軌傳:立秋,萬物將成,殺氣之始,其於王事,杖麾誓眾,釁鼓禮神,所以討逆除暴,成功濟務,寧宗廟社稷,致天下之福,不可廢也。
13697. | 永 | ㄩㄥ | ˇ | 存 | ㄘㄨㄣ | ˊ | 不 | ㄅㄨ | ˋ | 朽 | ㄒㄧㄡ | ˇ |
永遠流傳而不磨滅。三國志˙卷八˙魏書˙公孫度傳˙裴松之˙注引魏書:遺風餘愛,永存不朽。亦作永垂不朽、永傳不朽。
13698. | 永 | ㄩㄥ | ˇ | 傳 | ㄔㄨㄢ | ˊ | 不 | ㄅㄨ | ˋ | 朽 | ㄒㄧㄡ | ˇ |
永遠流傳而不磨滅。南朝梁˙簡文帝˙吳興楚王神廟碑:太守元景仲稽諸古典,於茲往烈,永傳不朽。亦作永垂不朽、永存不朽。
13699. | 必 | ㄅㄧ | ˋ | 爭 | ㄓㄥ | 之 | ㄓ | 地 | ㄉㄧ | ˋ |
敵我雙方於爭戰中必要奪取的戰略要地。周書˙卷三十三˙王悅傳:白馬要衝,是必爭之地。今城守寡弱,易可圖也。
13700. | 蘭 | ㄌㄢ | ˊ | 桂 | ㄍㄨㄟ | ˋ | 齊 | ㄑㄧ | ˊ | 芳 | ㄈㄤ |
比喻子孫昌榮顯達,家族興旺。群音類選˙官腔類˙卷十二˙百順記˙王曾祝壽:與階前蘭桂齊芳,應堂上椿萱同茂。紅樓夢˙第一二○回:現今榮寧兩府善者修緣,惡者悔禍,將來蘭桂齊芳,家道復初,也是自然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