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901. | 唬 | ㄏㄨ | ˇ | 鬼 | ㄍㄨㄟ | ˇ | 瞞 | ㄇㄢ | ˊ | 神 | ㄕㄣ | ˊ |
欺瞞鬼神。比喻欺上瞞下。元˙孔文卿˙東窗事犯˙第二折:豈不聞湛湛青天不可欺,據著你這所為,來這里唬鬼瞞神,做的個藏頭露尾。
15902. | 咂 | ㄗㄚ | 嘴 | ㄗㄨㄟ | ˇ | 弄 | ㄋㄨㄥ | ˋ | 舌 | ㄕㄜ | ˊ |
爭著,咂嘴弄舌的來搶那地下的粉湯喫。的道妙。不到三寸長,也不曉得當初是怎樣裹的。他一個人咂嘴弄舌,眾人只得又談論別的。
15903. | 按 | ㄢ | ˋ | 名 | ㄇㄧㄥ | ˊ | 責 | ㄗㄜ | ˊ | 實 | ㄕ | ˊ |
依照名稱以要求其與實際一致。唐˙陸贄˙請許臺省長官舉薦屬吏狀:夫求才貴廣,考課貴精。求廣在於各舉所知,長吏之薦擇是也;考精在於按名責實,宰臣之序進是也。
15904. | 日 | ㄖ | ˋ | 月 | ㄩㄝ | ˋ | 參 | ㄕㄣ | 辰 | ㄔㄣ | ˊ |
比喻彼此隔絕或互相對立。元˙蕭德祥˙殺狗勸夫˙第一折:也不是我特故的把哥哥來恨,他他他,不思忖一爺娘骨肉,卻和我做日月參辰。亦作參辰卯酉、參辰日月。
15905. | 目 | ㄇㄨ | ˋ | 睹 | ㄉㄨ | ˇ | 耳 | ㄦ | ˇ | 聞 | ㄨㄣ | ˊ |
親自看到﹑聽到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˙卷七十˙史部˙地理類三˙武林舊事:蓋密雖居弁山,實流寓杭州之癸辛街,故目睹耳聞,最為真確。亦作耳聞目見。
15906. | 原 | ㄩㄢ | ˊ | 始 | ㄕ | ˇ | 見 | ㄐㄧㄢ | ˋ | 終 | ㄓㄨㄥ |
研究事物的起源、發展,進而推測結局。漢˙王充˙論衡˙實知:凡聖人見禍福也,亦揆端推類,原始見終。三國志˙卷七˙魏書˙臧洪傳:僕雖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見終。亦作原始反終、原始要終。
15907. | 顧 | ㄍㄨ | ˋ | 後 | ㄏㄡ | ˋ | 瞻 | ㄓㄢ | 前 | ㄑㄧㄢ | ˊ |
本指前後觀看。語出唐˙李商隱˙為李郎中祭舅竇端州文:塞遠城迥,河窮路絕,顧後瞻前,形孤影孑。後形容做事謹慎,考慮周全。封神演義˙第五十三回:你往我來,遭著兵刃命隨傾;顧後瞻前,錯了心神身不保。亦作瞻前顅後。
15908. | 挾 | ㄒㄧㄝ | ˊ | 細 | ㄒㄧ | ˋ | 拿 | ㄋㄚ | ˊ | 粗 | ㄘㄨ |
比喻尋是非、找麻煩。元˙關漢卿˙魯齋郎˙第三折:倚仗著惡黨凶徒,害良民肆生淫慾,誰敢向他行挾細拿粗,逞刁頑。亦作拿粗挾細。
15909. | 顧 | ㄍㄨ | ˋ | 影 | ㄧㄥ | ˇ | 弄 | ㄋㄨㄥ | ˋ | 姿 | ㄗ |
反覆的看自己的形影,並擺出各種姿勢,修飾容貌。聊齋志異˙卷六˙江城:為人狡黠善辨,顧影弄姿,貌不及江城,而悍妒與埒。
15910. | 顧 | ㄍㄨ | ˋ | 盼 | ㄆㄢ | ˋ | 生 | ㄕㄥ | 輝 | ㄏㄨㄟ |
左右環顧,目光閃耀著動人的光彩。二刻拍案驚奇˙卷二十二:一呼百諾,顧盼生輝。此送彼迎,尊榮莫並。亦作顧盼生姿。
15911. | 吃 | ㄔ | 醋 | ㄘㄨ | ˋ | 爭 | ㄓㄥ | 風 | ㄈㄥ |
因爭奪感情而嫉妒、吃味。多用於男女關係上。如:他倆為那女孩吃醋爭風,已在外面大打出手了。亦作爭風吃醋、爭鋒吃醋。
15912. | 薪 | ㄒㄧㄣ | 桂 | ㄍㄨㄟ | ˋ | 米 | ㄇㄧ | ˇ | 珠 | ㄓㄨ |
比喻物價昂貴。見米珠薪桂條。聊齋志異˙卷八˙司文郎:都中薪桂米珠,勿憂資斧。
15913. | 隔 | ㄍㄜ | ˊ | 窗 | ㄔㄨㄤ | 有 | ㄧㄡ | ˇ | 耳 | ㄦ | ˇ |
比喻說祕密時要小心謹慎,防備有人偷聽。見隔牆有耳條。聊齋志異˙卷十˙胭脂:蝴蜨過牆,隔窗有耳;蓮花卸瓣,墮地無蹤。
15914. | 時 | ㄕ | ˊ | 乖 | ㄍㄨㄞ | 運 | ㄩㄣ | ˋ | 蹇 | ㄐㄧㄢ | ˇ |
時運不濟,處境困難不順利。水滸傳˙第十二回:不想洒家時乖運蹇,押著那花石綱來到黃河裡,遭風打翻了船。元˙無名氏˙凍蘇秦˙第一折:偏則是我五星,直恁般時乖運蹇不通亨,覷功名如畫餅。亦作命蹇時乖、時乖命蹇、時乖運乖、時乖運拙。
15915. | 噬 | ㄕ | ˋ | 臍 | ㄑㄧ | ˊ | 無 | ㄨ | ˊ | 及 | ㄐㄧ | ˊ |
比喻後悔已遲。見噬臍何及條。明˙朱鼎˙玉鏡記˙第二十九齣:事在預防,若待羽翼成後,噬臍無及。
15916. | 雁 | ㄧㄢ | ˋ | 杳 | ㄧㄠ | ˇ | 魚 | ㄩ | ˊ | 沉 | ㄔㄣ | ˊ |
比喻音訊全無。元˙劉庭信˙折桂令˙想人生最苦離別曲:想人生最苦離別。雁杳魚沉,信斷音絕。明˙高明˙琵琶記˙趙五娘憶夫:把歸期暗數,只見雁杳魚沉,鳳隻鸞孤。
15917. | 昨 | ㄗㄨㄛ | ˊ | 非 | ㄈㄟ | 今 | ㄐㄧㄣ | 是 | ㄕ | ˋ |
現在對,而過去錯了。含有悔悟之意。見今是昨非條。宋˙郭應祥˙臨江仙˙老子開年年五十詞:老子開年年五十,依前恁地痴頑,昨非今是有無間。元˙喬吉˙山坡羊˙朝三暮四套:朝三暮四,昨非今是,痴兒不解榮枯事。
15918. | 腰 | ㄧㄠ | 金 | ㄐㄧㄣ | 拖 | ㄊㄨㄛ | 紫 | ㄗ | ˇ |
身穿紫袍,腰佩金魚袋,為古代官員打扮。比喻當大官。宋書˙卷七十四˙沈攸之傳:乘一捷之功,鐫山裂地,腰金拖紫,窮貴於國,極富於家。唐˙白居易˙哭從弟詩:一片綠衫消不得,腰金拖紫是何人?亦作衣紫腰金。
15919. | 膠 | ㄐㄧㄠ | 柱 | ㄓㄨ | ˋ | 調 | ㄊㄧㄠ | ˊ | 瑟 | ㄙㄜ | ˋ |
將瑟上的弦柱黏住,鼓瑟時即不能調節音調的高低。比喻頑固而不知變通。見膠柱鼓瑟條。漢˙桓寬˙鹽鐵論:據古文以應當世,猶辰參之錯,膠柱而調瑟,固而難合矣。漢˙揚雄˙法言˙先知:以往聖人之法治將來,譬猶膠柱而調瑟。
15920. | 原 | ㄩㄢ | ˊ | 始 | ㄕ | ˇ | 反 | ㄈㄢ | ˇ | 終 | ㄓㄨㄥ |
推究事物的起源,進而研究其發展經過或結局。易經˙繫辭上:原始反終,故知死生之說。亦作原始見終、原始要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