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021. | 人 | ㄖㄣ | ˊ | 各 | ㄍㄜ | ˋ | 有 | ㄧㄡ | ˇ | 志 | ㄓ | ˋ |
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和願望。如:鐘鼎山林,人各有志,不可強求。明˙無名氏˙金雀記˙第八齣:此乃人各有志,志各不同。大抵名公夙成蘊藉,非俺輩所能深知。
16022. | 全 | ㄑㄩㄢ | ˊ | 盤 | ㄆㄢ | ˊ | 托 | ㄊㄨㄛ | 出 | ㄔㄨ |
比喻毫無隱瞞的完全拿出來或說出來。文明小史˙第四十四回:洋人見他們有點肯的意思了,便將蕪湖道的說話全盤托出。亦作和盤托出。
16023. | 人 | ㄖㄣ | ˊ | 稠 | ㄔㄡ | ˊ | 物 | ㄨ | ˋ | 穰 | ㄖㄤ | ˇ |
人口稠密,物產繁盛。形容城市物阜人豐的繁榮景象。元˙汪元亨˙沉醉東風˙遠城市人稠物穰曲:遠城市人稠物穰,近村居水色山光。孤本元明雜劇˙登瀛洲˙第三折:吾神來到京華,則見人稠物穰。
16024. | 人 | ㄖㄣ | ˊ | 急 | ㄐㄧ | ˊ | 計 | ㄐㄧ | ˋ | 生 | ㄕㄥ |
人在情急之下會突然想出應變的計謀。元˙施惠˙幽閨記˙第七齣:粉牆這等高峻,如何跳得過?自古道人急計生,不免攀住這杏花梢,跳將過去。亦作人急智生。
16025. | 氣 | ㄑㄧ | ˋ | 壓 | ㄧㄚ | 山 | ㄕㄢ | 河 | ㄏㄜ | ˊ |
形容氣勢極盛,足以壓倒山河。元˙王實甫˙麗春堂˙第一折:可正是氣壓山河百二雄,元也波戎,將軍校統,宰臣每為頭兒又盡忠。亦作氣蓋山河。
16026. | 人 | ㄖㄣ | ˊ | 才 | ㄘㄞ | ˊ | 難 | ㄋㄢ | ˊ | 得 | ㄉㄜ | ˊ |
有才能的人不易得到。指要愛惜人才。元˙費唐臣˙貶黃州˙第一折:主上震怒,送廷尉治罪,要處之死地,我想來,人才難得,又使主上有殺近臣之名,只索救他一遭去。發財祕訣˙第九回:一則也是他福至心靈,處處懂得巴結;二則也是人才難得,近來居然升了二買辦了。
16027. | 氣 | ㄑㄧ | ˋ | 凌 | ㄌㄧㄥ | ˊ | 霄 | ㄒㄧㄠ | 漢 | ㄏㄢ | ˋ |
霄漢,雲霄和銀河。氣凌霄漢形容氣勢壯闊,直衝雲天。南朝宋˙傅亮˙策加宋公九錫文:公精貫朝日,氣凌霄漢,奮其靈武,大殲群慝。亦作氣踰霄漢。
16028. | 人 | ㄖㄣ | ˊ | 欲 | ㄩ | ˋ | 橫 | ㄏㄥ | ˊ | 流 | ㄌㄧㄡ | ˊ |
人的嗜好欲望泛濫無窮。形容社會風氣敗壞。朱子語類˙卷九十三˙孔孟周程張子:世衰道微,人欲橫流,不是剛勁有腳跟底人,定立不住。
16029. | 胸 | ㄒㄩㄥ | 有 | ㄧㄡ | ˇ | 丘 | ㄑㄧㄡ | 壑 | ㄏㄨㄛ | ˋ |
本指在動筆繪畫前,心中早已有了深遠的意象。宋˙黃庭堅˙題子瞻枯木詩:胸中元自有丘壑,故作老木蟠風霜。後比喻思慮深遠,胸懷遠大。丘文獻異文作邱。官場現形記˙第十一回:畢竟戴大理胸有邱壑,聽了此言,恍然大悟道:是了!是了!我好好的一個缺,就葬送在他這幾句話上了!
16030. | 人 | ㄖㄣ | ˊ | 情 | ㄑㄧㄥ | ˊ | 之 | ㄓ | 常 | ㄔㄤ | ˊ |
一般情況下人的感情表現。宋˙司馬光˙應詔論體要:凡用一人,必或以為賢,或以為不肖,此固人情之常,自古而然,不足怪也。明˙李贄˙與弱侯書:夫當樂時,眾人方以為樂,而至人獨以為憂,……此非反人情之常也。亦作人之常情。
16031. | 同 | ㄊㄨㄥ | ˊ | 心 | ㄒㄧㄣ | 斷 | ㄉㄨㄢ | ˋ | 金 | ㄐㄧㄣ |
二人團結一心,其銳利可以切斷金屬。語本易經˙繫辭上:二人同心,其利斷金。後比喻同心協力,堅定不移。晉書˙卷六˙明帝紀:敬聽顧命,任托付之重,同心斷金,以謀王室。
16032. | 人 | ㄖㄣ | ˊ | 心 | ㄒㄧㄣ | 所 | ㄙㄨㄛ | ˇ | 歸 | ㄍㄨㄟ |
民心所嚮往、擁護的。晉書˙卷七十一˙熊遠傳:人心所歸,惟道與義。亦作人心所向。
16033. | 人 | ㄖㄣ | ˊ | 語 | ㄩ | ˇ | 馬 | ㄇㄚ | ˇ | 嘶 | ㄙ |
人聲喧嘩,馬匹嘶鳴。形容喧鬧嘈雜的情景。三國演義˙第六十七回:夏侯淵一軍抄過山後,見重霧垂空,又聞人語馬嘶,恐有伏兵,急催人馬行動。孤本元明雜劇˙五馬破曹˙第三折:大小三軍,收拾什物,不許人語馬嘶。亦作人喊馬嘶。
16034. | 單 | ㄉㄢ | 鵠 | ㄏㄨ | ˊ | 寡 | ㄍㄨㄚ | ˇ | 鳧 | ㄈㄨ | ˊ |
者皆悲,不能自攝。
16035. | 鼠 | ㄕㄨ | ˇ | 目 | ㄇㄨ | ˋ | 獐 | ㄓㄤ | 頭 | ㄊㄡ | ˊ |
鼠目小而凸出,獐頭小而尖。形容人相貌鄙陋,令人生厭。明˙無名氏˙金雀記˙第五齣:我鼠目獐頭,強似他面如傅粉。亦作獐頭鼠目。
16036. | 公 | ㄍㄨㄥ | 耳 | ㄦ | ˇ | 忘 | ㄨㄤ | ˋ | 私 | ㄙ |
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人利益。漢書˙卷四十八˙賈誼傳:故化成俗定,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,國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義所在。亦作公而忘私、公爾忘私。
16037. | 復 | ㄈㄨ | ˋ | 仇 | ㄔㄡ | ˊ | 雪 | ㄒㄩㄝ | ˇ | 恥 | ㄔ | ˇ |
報復冤仇,洗刷怨恨。周書˙卷四十四˙席固傳:今梁氏失政,揚都覆沒,湘東不能復仇雪恥,而骨肉相殘。明史˙卷一六三˙李時勉傳:請選將練兵,親君子,遠小人,褒表忠節,迎還車駕,復仇雪恥。亦作報仇雪恥。
16038. | 懸 | ㄒㄩㄢ | ˊ | 河 | ㄏㄜ | ˊ | 注 | ㄓㄨ | ˋ | 水 | ㄕㄨㄟ | ˇ |
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,酌之不竭。亦作懸河瀉水。
16039. | 人 | ㄖㄣ | ˊ | 才 | ㄘㄞ | ˊ | 出 | ㄔㄨ | 眾 | ㄓㄨㄥ | ˋ |
人的品貌才學超出眾人。明˙湯顯祖˙紫釵記˙第十齣:俺李相公人才出眾,天湊良姻。喻世明言˙卷十二˙眾名姬春風弔柳七:年二十五歲,丰姿灑落,人才出眾,琴棋書畫,無所不通,至於吟詩作賦,尤其本等。或作人材出眾。
16040. | 尊 | ㄗㄨㄣ | 師 | ㄕ | 貴 | ㄍㄨㄟ | ˋ | 道 | ㄉㄠ | ˋ |
尊敬授業的人,重視應遵循的道德規範。後漢書˙卷七十九˙儒林傳上˙孫僖傳:臣聞明王聖主,莫不尊師貴道。亦作尊師重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