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421. | 黃 | ㄏㄨㄤ | ˊ | 口 | ㄎㄡ | ˇ | 孺 | ㄖㄨ | ˊ | 子 | ㄗ | ˇ |
幼兒。比喻淺薄幼稚的人。三國演義˙第十七回:黃口孺子,何敢乃爾!吾先伐之!亦稱為黃口小兒。
16422. | 心 | ㄒㄧㄣ | 神 | ㄕㄣ | ˊ | 恍 | ㄏㄨㄤ | ˇ | 惚 | ㄏㄨ |
心神迷惑、不安寧。宋˙張君房˙雲笈七籤˙卷一二一˙樊令言修北帝道場誅狐魅驗:不接賓友,惡見於人,時多恚怒,心神恍惚。紅樓夢˙第二十五回:話說紅玉心神恍惚,情思纏綿,忽朦朧睡去。亦作心緒恍惚。
16423. | 假 | ㄐㄧㄚ | ˇ | 途 | ㄊㄨ | ˊ | 滅 | ㄇㄧㄝ | ˋ | 虢 | ㄍㄨㄛ | ˊ |
春秋時,晉國向虞國借路,以攻打虢國。滅虢之後,回師途中,亦滅虞國。見左傳˙僖公五年。後以假途滅虢代指以向對方借路為名,而行滅亡對方之實的計謀。三國演義˙第五十六回:此乃假途滅虢之計也。虛名收川,實取荊州。
16424. | 事 | ㄕ | ˋ | 敗 | ㄅㄞ | ˋ | 垂 | ㄔㄨㄟ | ˊ | 成 | ㄔㄥ | ˊ |
事情在即將成功時失敗。明˙梁辰魚˙浣紗記˙第八齣:凶逆,不日就誅滅了,九仞為山,功虧一簣,料想不勞而集,事敗垂成!
16425. | 堆 | ㄉㄨㄟ | 積 | ㄐㄧ | 如 | ㄖㄨ | ˊ | 山 | ㄕㄢ |
東西堆積得像一座山。形容很多。宋˙孟元老˙東京夢華錄˙卷一˙外諸司:每遇冬月諸鄉納粟稈草,牛車闐塞道路,車尾相啣,數千萬量不絕,場內堆積如山。喻世明言˙卷二十四˙晏平仲二桃殺三士:臣國中人呵氣如雲,沸汗如雨,行者摩肩,立者並跡,金銀珠玉,堆積如山,安得人物稀少耶?或作堆集如山。
16426. | 主 | ㄓㄨ | ˇ | 敬 | ㄐㄧㄥ | ˋ | 存 | ㄘㄨㄣ | ˊ | 誠 | ㄔㄥ | ˊ |
主敬,心內恭敬。語本禮記˙少儀:祭祀主敬。存誠,心存虔誠。語本易經˙乾卦˙九二:閑邪存其誠。主敬存誠表示內心恭敬虔誠的意思,是宋儒律身的根本。歧路燈˙第九十回:我如今老而無成,雖說挨了貢,不過是一個歲貢頭子,兒子又是個平常秀才,還敢滿口主敬存誠,學些理學話,討人當面的厭惡,惹人背地裡笑話迂腐麼?
16427. | 琴 | ㄑㄧㄣ | ˊ | 瑟 | ㄙㄜ | ˋ | 和 | ㄏㄜ | ˊ | 諧 | ㄒㄧㄝ | ˊ |
比喻夫妻感情諧樂和合。見琴瑟調和條。明˙沈受先˙三元記˙第三十六齣:夫妻和順從今定,這段姻緣夙世成,琴瑟和諧樂萬春。
16428. | 琴 | ㄑㄧㄣ | ˊ | 瑟 | ㄙㄜ | ˋ | 調 | ㄊㄧㄠ | ˊ | 和 | ㄏㄜ | ˊ |
語本詩經˙小雅˙常棣: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。後比喻夫妻情感諧調融洽。群音類選˙官腔類˙卷二十一˙玉釵記˙桂亭賞月:待夫人轉意,琴瑟調和,百年相聚。醒世姻緣傳˙第五十二回:少年夫婦,琴瑟調和,女貌郎才,如魚得水。亦作琴瑟和鳴、琴瑟和好、琴瑟和諧、琴瑟相調。
16429. | 喊 | ㄏㄢ | ˇ | 冤 | ㄩㄢ | 叫 | ㄐㄧㄠ | ˋ | 屈 | ㄑㄩ |
遭受冤屈而大聲喊叫。紅樓夢˙第八十三回:金桂將桌椅﹑杯盞盡行打翻,那寶蟾只管喊冤叫屈,那裡理會他半點兒。
16430. | 噴 | ㄆㄣ | 薄 | ㄅㄛ | ˊ | 欲 | ㄩ | ˋ | 出 | ㄔㄨ |
氣勢猛烈,就要噴湧而出。如:這座火山已經連續好幾天噴出火山灰,看來岩漿已噴薄欲出了!
16431. | 東 | ㄉㄨㄥ | 風 | ㄈㄥ | 射 | ㄕㄜ | ˋ | 馬 | ㄇㄚ | ˇ | 耳 | ㄦ | ˇ |
東風吹過馬耳邊,瞬間消逝。比喻充耳不聞﹑無動於衷。唐˙李白˙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:世人聞此皆掉頭,有如東風射馬耳。亦作東風吹馬耳。
16432. | 目 | ㄇㄨ | ˋ | 眩 | ㄒㄩㄢ | ˋ | 神 | ㄕㄣ | ˊ | 搖 | ㄧㄠ | ˊ |
眼花撩亂,心神搖盪。形容所見情景令人驚異。儒林外史˙第三十三回:這日杜少卿大醉了,竟攜著娘子的手,出了園門,一手拿著金杯,大笑著,在清涼山岡子上走了一里多路。背後三四個婦女,嘻嘻笑笑跟著。兩邊看的人目眩神搖,不敢仰視。亦作目眩魂搖﹑目眩心花﹑目眩神迷﹑目眩神馳﹑神搖目眩。
16433. | 必 | ㄅㄧ | ˋ | 不 | ㄅㄨ | ˋ | 得 | ㄉㄜ | ˊ | 已 | ㄧ | ˇ |
萬不得已。論語˙顏淵:必不得已而去,於斯三者何先?唐˙權德輿˙世祖封不義侯議:布之威懷,革其非心,必不得已,則仗大順以討之,出師以征之。
16434. | 矢 | ㄕ | ˇ | 口 | ㄎㄡ | ˇ | 否 | ㄈㄡ | ˇ | 認 | ㄖㄣ | ˋ |
完全不承認。如:弟弟矢口否認花瓶是他打破的。
16435. | 博 | ㄅㄛ | ˊ | 學 | ㄒㄩㄝ | ˊ | 多 | ㄉㄨㄛ | 聞 | ㄨㄣ | ˊ |
學問廣博,見識豐富。淮南子˙本經:故博學多聞,而不免於惑。晉書˙卷八十二˙王隱傳:隱以儒素自守,不交勢援,博學多聞,受父遺業,西都舊事多所諳究。亦作博學洽聞。
16436. | 喜 | ㄒㄧ | ˇ | 新 | ㄒㄧㄣ | 厭 | ㄧㄢ | ˋ | 故 | ㄍㄨ | ˋ |
喜歡新的,厭棄舊的。多指對愛情不專一。如:像他這種喜新厭故的人,既有了新歡,那還記得糟糠之妻!清史稿˙卷四二二˙王茂蔭傳:今行大錢,頗見便利,蓋喜新厭故,人情一概,及不旋踵,棄如敝屣。亦作喜新厭舊。
16437. | 飽 | ㄅㄠ | ˇ | 經 | ㄐㄧㄥ | 霜 | ㄕㄨㄤ | 雪 | ㄒㄩㄝ | ˇ |
形容歷經許多艱辛磨練。清˙孔尚任˙桃花扇˙加二十一齣:雞皮瘦損,看飽經霜雪,絲鬢如銀。亦作飽經風霜。
16438. | 龍 | ㄌㄨㄥ | ˊ | 眉 | ㄇㄟ | ˊ | 鳳 | ㄈㄥ | ˋ | 目 | ㄇㄨ | ˋ |
形容人英挺、氣宇非凡。水滸傳˙第九回:馬上那人,生得龍眉鳳目,皓齒朱脣。鏡花緣˙第五十六回:眾人看時,只見生得龍眉鳳目,舉止不凡。亦作龍眉鳳眼。
16439. | 添 | ㄊㄧㄢ | 磚 | ㄓㄨㄢ | 加 | ㄐㄧㄚ | 瓦 | ㄨㄚ | ˇ |
比喻增添一分微薄的力量。如:他希望自己將來能為民主殿堂添磚加瓦。
16440. | 搔 | ㄙㄠ | 頭 | ㄊㄡ | ˊ | 摸 | ㄇㄛ | 耳 | ㄦ | ˇ |
形容人想不出辦法時,焦慮著急的模樣。文明小史˙第五十二回:正在搔頭摸耳,肚裡尋思的時候。黑籍冤魂˙第十三回:兩個人搔頭摸耳.沒有法想。亦作搔首抓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