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481. | 穩 | ㄨㄣ | ˇ | 操 | ㄘㄠ | 左 | ㄗㄨㄛ | ˇ | 券 | ㄑㄩㄢ | ˋ |
古時將契約分成左右二聯,左券為索債的憑證。穩操左券形容做事時,很有成功獲勝的把握。
16482. | 褒 | ㄅㄠ | 善 | ㄕㄢ | ˋ | 貶 | ㄅㄧㄢ | ˇ | 惡 | ㄜ | ˋ |
表揚好的,批評壞的。孤本元明雜劇˙獨樂園˙第一折:其中褒善貶惡,尊君抑臣,內夏外夷,正名謹分,也不是等閒的文字也。
16483. | 橫 | ㄏㄥ | ˊ | 行 | ㄒㄧㄥ | ˊ | 天 | ㄊㄧㄢ | 下 | ㄒㄧㄚ | ˋ |
縱橫天下,不受阻礙。漢˙賈誼˙過秦論:然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百,奮臂大呼,不用弓戟之兵,鉏耰白梃,望屋而食,橫行天下。東周列國志˙第六十三回:嘗欲廣求勇力之士,自為一隊,親率之以橫行天下。
16484. | 物 | ㄨ | ˋ | 離 | ㄌㄧ | ˊ | 鄉 | ㄒㄧㄤ | 貴 | ㄍㄨㄟ | ˋ |
離開產地愈遠的產品就越珍貴。紅樓夢˙第六十七回:這就是俗語說的物離鄉貴,其實可算什麼呢!
16485. | 嘲 | ㄔㄠ | ˊ | 風 | ㄈㄥ | 詠 | ㄩㄥ | ˇ | 月 | ㄩㄝ | ˋ |
文人吟詠風月一類的作品。元˙喬吉˙揚州夢˙第三折:知音呂借意兒嘲風詠月,有
16486. | 精 | ㄐㄧㄥ | 疲 | ㄆㄧ | ˊ | 力 | ㄌㄧ | ˋ | 盡 | ㄐㄧㄣ | ˋ |
精神疲累,力氣耗盡。形容非常的疲憊。如:忙碌了一整天後,他顯得精疲力盡。亦作筋疲力盡。
16487. | 物 | ㄨ | ˋ | 阜 | ㄈㄨ | ˋ | 民 | ㄇㄧㄣ | ˊ | 安 | ㄢ |
物產富饒,人民安康。孤本元明雜劇˙八仙過海˙頭折:如今塵世雍熙,聖人在位,風調雨順,物阜民安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二十:蒞任半年,治得那一府物阜民安,詞清訟簡。亦作物阜民熙。
16488. | 鳳 | ㄈㄥ | ˋ | 靡 | ㄇㄧ | ˊ | 鸞 | ㄌㄨㄢ | ˊ | 吪 | ㄜ | ˊ |
本指鳳鸞之死。後用為哀輓之辭。禽經:鳳靡鸞吪,百鳴瘞之。張華˙注:鳳死曰靡,鸞死曰吪,禽鳥啄土,以瘞藏之。
16489. | 管 | ㄍㄨㄢ | ˇ | 窺 | ㄎㄨㄟ | 筐 | ㄎㄨㄤ | 舉 | ㄐㄩ | ˇ |
比喻見識狹窄,孤陋寡聞。三國志˙卷四十二˙蜀書˙郤正傳:子雖光麗,既美且豔,管窺筐舉,守厥所見,未可以言八紘之形埒,信萬事之精練也。
16490. | 勸 | ㄑㄩㄢ | ˋ | 善 | ㄕㄢ | ˋ | 戒 | ㄐㄧㄝ | ˋ | 惡 | ㄜ | ˋ |
獎勵善人,而懲戒為非做歹者。見勸善懲惡條。藝文類聚˙卷四十˙禮部下˙諡:五經通義曰:諡者死後之稱,累生時之行而諡之。生有善行,死有善諡,所以勸善戒惡也。
16491. | 赫 | ㄏㄜ | ˋ | 赫 | ㄏㄜ | ˋ | 之 | ㄓ | 功 | ㄍㄨㄥ |
顯盛的功勛。荀子˙勸學:無惛惛之事者,無赫赫之功。
16492. | 德 | ㄉㄜ | ˊ | 隆 | ㄌㄨㄥ | ˊ | 望 | ㄨㄤ | ˋ | 尊 | ㄗㄨㄣ |
德行高,聲望大。多用以稱頌年高德劭,且有聲望的人。明˙宋濂˙送東陽馬生序:先達德隆望尊,門人弟子填其室,未嘗稍降辭色。亦作德高望重。
16493. | 福 | ㄈㄨ | ˊ | 壽 | ㄕㄡ | ˋ | 無 | ㄨ | ˊ | 疆 | ㄐㄧㄤ |
祝頌人福分年壽無有止境。宋˙張君房˙雲笈七籤˙卷六十九˙七返靈砂論:至誠君子,得而寶之,即福壽無疆。
16494. | 貧 | ㄆㄧㄣ | ˊ | 無 | ㄨ | ˊ | 立 | ㄌㄧ | ˋ | 錐 | ㄓㄨㄟ |
窮得連插錐子的地方都沒有。形容窮得一無所有。聊齋志異˙卷十二˙薛慰娘:媼夫姓殷,一子名富,好博,貧無立錐。
16495. | 攘 | ㄖㄤ | ˊ | 外 | ㄨㄞ | ˋ | 安 | ㄢ | 內 | ㄋㄟ | ˋ |
排除外來侵略,安定國家內部。如:先總統蔣公率領全國軍民剿匪、抗戰,攘外安內,其功甚偉!
16496. | 寒 | ㄏㄢ | ˊ | 毛 | ㄇㄠ | ˊ | 直 | ㄓ | ˊ | 豎 | ㄕㄨ | ˋ |
因驚恐使身上的細毛直立。比喻恐怖到了極點。紅樓夢˙第八十二回:覺得窗縫裡透進一縷涼風來,吹得寒毛直豎,便又躺下。
16497. | 郎 | ㄌㄤ | ˊ | 才 | ㄘㄞ | ˊ | 女 | ㄋㄩ | ˇ | 貌 | ㄇㄠ | ˋ |
男子才華洋溢,女子容貌出眾。多用來美稱夫妻或情侶。元˙關漢卿˙望江亭˙第一折:您兩口兒正是郎才女貌,天然配合。元˙王實甫˙西廂記˙第一本˙第二折:夫人太慮過,小生空妄想,郎才女貌合相仿。亦作女貌郎才、郎才女姿。
16498. | 先 | ㄒㄧㄢ | 人 | ㄖㄣ | ˊ | 後 | ㄏㄡ | ˋ | 己 | ㄐㄧ | ˇ |
先考慮別人的利益,然後再想到自己。禮記˙坊記:君子貴人而賤己,先人而後己。三國志˙卷三十八˙蜀書˙許靖傳:自流宕以來,與群士相隨,每有患急,常先人後己,與九族中外同其飢寒。
16499. | 飽 | ㄅㄠ | ˇ | 學 | ㄒㄩㄝ | ˊ | 之 | ㄓ | 士 | ㄕ | ˋ |
學識淵博的人。三國演義˙第五十六回:公等皆飽學之士,登此高臺,可不進佳章以紀一時之勝事乎?
16500. | 毫 | ㄏㄠ | ˊ | 不 | .ㄅㄨ | 在 | ㄗㄞ | ˋ | 乎 | .ㄏㄨ |
絲毫都不在意。如:他對最近所受到的挫折毫不在乎,依然談笑自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