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661. | 魏 | ㄨㄟ | ˋ | 紫 | ㄗ | ˇ | 姚 | ㄧㄠ | ˊ | 黃 | ㄏㄨㄤ | ˊ |
宋代洛陽兩種名貴的牡丹品種。魏紫,千葉肉紅花,出於五代魏仁溥家;姚黃,千葉黃花,出於民間姚氏家。見宋˙歐陽修˙洛陽牡丹記˙花釋名。後為牡丹的通稱或泛指名貴的花卉。元˙吳昌齡˙東坡夢˙第四折:你素魄兒十分媚,慧心兒百和香,更壓著魏紫姚黃。孤本元明雜劇˙八仙過海˙頭折:牡丹似錦燦朝霞,魏紫姚黃足可誇。亦作姚黃魏紫。
16662. | 得 | ㄉㄜ | ˊ | 未 | ㄨㄟ | ˋ | 嘗 | ㄔㄤ | ˊ | 有 | ㄧㄡ | ˇ |
從來未曾有過。宋˙蘇軾˙與郭功甫書二首之一:昨辱寵臨,久不聞語,殊出意表。蓋所謂得未嘗有也。亦作得未曾有。
16663. | 纖 | ㄒㄧㄢ | 悉 | ㄒㄧ | 無 | ㄨ | ˊ | 遺 | ㄧ | ˊ |
道碑銘˙序:自嬰疾至于捐館,譚笑言語,宴居自若,口占理命,纖悉無遺。文明小史˙第五十一回:廳上下電氣燈點的雪亮,望到地下去,纖悉無遺。亦作纖芥不遺。
16664. | 緣 | ㄩㄢ | ˊ | 文 | ㄨㄣ | ˊ | 生 | ㄕㄥ | 義 | ㄧ | ˋ |
穿鑿附會字面上的意思,而不求了解詞句的正確內容。宋˙朱熹˙答呂子約:讀書窮理,須認正意,切忌如此緣文生義,附會穿穴。亦作望文生義。
16665. | 名 | ㄇㄧㄥ | ˊ | 高 | ㄍㄠ | 難 | ㄋㄢ | ˊ | 副 | ㄈㄨ | ˋ |
語本後漢書˙卷六十一˙黃瓊傳:常聞語曰:嶢嶢者易缺,皦皦者易汙。陽春之曲,和者必寡,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。比喻在盛名之下,實際才能難與相符。北史˙卷四十三˙邢巒傳:當時文人,皆邵之下,但以不持威儀,名高難副,朝廷不令出境。
16666. | 物 | ㄨ | ˋ | 極 | ㄐㄧ | ˊ | 則 | ㄗㄜ | ˊ | 衰 | ㄕㄨㄞ |
事物發展過盛,必致衰微。史記˙卷八十七˙李斯傳: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,可謂富貴極矣。物極則衰,吾未知所稅駕也!亦作物盛則衰。
16667. | 山 | ㄕㄢ | 峙 | ㄓ | ˋ | 淵 | ㄩㄢ | 渟 | ㄊㄧㄥ | ˊ |
像山一樣聳峙,像淵一樣深沉。比喻端凝持重,人品高潔。抱朴子˙外篇˙審舉:逸倫之士,非禮不動,山峙淵渟,知之者希,馳逐之徒,蔽而毀之。
16668. | 殷 | ㄧㄣ | 天 | ㄊㄧㄢ | 動 | ㄉㄨㄥ | ˋ | 地 | ㄉㄧ | ˋ |
形容震動得很厲害。文選˙司馬相如˙上林賦:車騎雷起,殷天動地。亦作殷天震地。
16669. | 飲 | ㄧㄣ | ˇ | 流 | ㄌㄧㄡ | ˊ | 懷 | ㄏㄨㄞ | ˊ | 源 | ㄩㄢ | ˊ |
喝水的時候,想到水的來源。語本北周˙庾信˙徵調曲六首之六:落其實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。比喻不忘本。如:受人恩惠當飲流懷源,知恩圖報。亦作飲水知源、飲水思源。
16670. | 飲 | ㄧㄣ | ˇ | 血 | ㄒㄩㄝ | ˋ | 茹 | ㄖㄨ | ˊ | 毛 | ㄇㄠ | ˊ |
上古時候,人們尚不知用火,連毛帶血生食鳥獸。見茹毛飲血條。宋˙張君房˙雲笈七籤˙卷五十六˙元氣論:三王之代,然乃裁革結莎,巢櫓營窟,多食草木之實,啖鳥獸之肉,飲血茹毛。
16671. | 倒 | ㄉㄠ | ˇ | 三 | ㄙㄢ | 顛 | ㄉㄧㄢ | 四 | ㄙ | ˋ |
形容混亂沒有條理或神智不清、翻來覆去。金瓶梅˙第八十五回:五娘你信我奶奶,倒三顛四的!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場,瞞上不瞞下,你老人家拿出箱子來,揀上色的包與他兩套。亦作顛三倒四。
16672. | 傷 | ㄕㄤ | 化 | ㄏㄨㄚ | ˋ | 敗 | ㄅㄞ | ˋ | 俗 | ㄙㄨ | ˊ |
敗壞社會風俗習慣。漢書˙卷九十一˙貨殖傳˙宣曲任氏傳:又況掘冢搏掩、犯姦成富,曲叔、稽發、雍樂成之徒,猶復齒列,傷化敗俗,大亂之道也。周書˙卷二十三˙蘇綽傳:若有深姦巨滑、傷化敗俗、悖亂人倫、不忠不孝、故為背道者,殺一利百,以清王化,重刑可也。亦作傷風敗俗。
16673. | 鵠 | ㄏㄨ | ˊ | 面 | ㄇㄧㄢ | ˋ | 鳩 | ㄐㄧㄡ | 形 | ㄒㄧㄥ | ˊ |
形容人飢餓瘦弱、面容憔悴。隋唐演義˙第八回:如今弄得衣衫襤褸,鵠面鳩形一般,卻去拜他,豈不是遲了!六部成語註解訂正˙戶部:鵠面鳩形:言飢寒之民面如鵠、形如鳩也。亦作鳥面鵠形。
16674. | 鳥 | ㄋㄧㄠ | ˇ | 獸 | ㄕㄡ | ˋ | 散 | ㄙㄢ | ˋ |
像鳥獸般一哄而散。有失利、失勢而散之意。漢書˙卷五十四˙李廣傳:今無兵復戰,天明坐受縛矣!各鳥獸散,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。宋˙蘇軾˙答李琮書:見利則雲合,敗則鳥獸散。
16675. | 紛 | ㄈㄣ | 紛 | ㄈㄣ | 揚 | ㄧㄤ | ˊ | 揚 | ㄧㄤ | ˊ |
雜亂飛揚的樣子。清平山堂話本˙董永遇仙傳:捱著飢寒而走,不想紛紛揚揚下落一天雪來。元˙無名氏˙漁樵記˙第一折:今日紛紛揚揚,下著如此般大雪。
16676. | 臨 | ㄌㄧㄣ | ˊ | 噎 | ㄧㄝ | 掘 | ㄐㄩㄝ | ˊ | 井 | ㄐㄧㄥ | ˇ |
臨到食物塞住喉嚨才要掘井取水來喝。語本晏子春秋˙內篇˙雜上:溺者不問隊,迷者不問路,溺而後問隊,迷而後問路,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,噎而遽掘井,雖速,亦無及已。比喻事到臨頭才匆忙應付,無濟於事。如:凡事必豫為之謀,臨噎掘井,終難成事。
16677. | 臨 | ㄌㄧㄣ | ˊ | 機 | ㄐㄧ | 制 | ㄓ | ˋ | 變 | ㄅㄧㄢ | ˋ |
臨事能制定應變的方法。周書˙卷二十八˙陸騰傳:必望臨機制變,未敢預陳。唐˙吳武陵˙上韓舍人行軍書:夫臨機制變,又何可數?昔司馬宣王征孟達,則八道急攻;征公孫文懿,則捨其銳而趨其虛緩以撓,各從其利也。
16678. | 各 | ㄍㄜ | ˋ | 行 | ㄒㄧㄥ | ˊ | 其 | ㄑㄧ | ˊ | 志 | ㄓ | ˋ |
各人依照自己的志向去做。周書˙卷四十˙宇文孝伯傳:於是各行其志。運尋出為秦州總管。東周列國志˙第七十二回:我以殉父為孝,汝以復仇為孝。從此各行其志,不復相見矣!
16679. | 身 | ㄕㄣ | 敗 | ㄅㄞ | ˋ | 名 | ㄇㄧㄥ | ˊ | 隳 | ㄏㄨㄟ |
事業、地位喪失,名譽毀壞。比喻人澈底的失敗。兒女英雄傳˙第三十二回:否則浪得虛名,畢竟才無足取,甚而至於弄得身敗名隳的都有。亦作身敗名裂、身廢名裂。
16680. | 臨 | ㄌㄧㄣ | ˊ | 川 | ㄔㄨㄢ | 羨 | ㄒㄧㄢ | ˋ | 魚 | ㄩ | ˊ |
比喻雖有願望,若無實際行動,也無濟於事。見臨河羨魚條。文選˙張衡˙歸田賦:遊都邑以永久,無明略以佐時。徒臨川以羨魚,俟河清乎未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