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821. | 還 | ㄏㄨㄢ | ˊ | 淳 | ㄔㄨㄣ | ˊ | 返 | ㄈㄢ | ˇ | 樸 | ㄆㄨ | ˊ |
回復到人原來樸實、淳厚的本性。唐˙崔融˙則天大聖皇后哀冊文:灑以甘露,覆之慶雲,制禮作樂,還淳返樸。亦作還淳反樸。
16822. | 添 | ㄊㄧㄢ | 兵 | ㄅㄧㄥ | 減 | ㄐㄧㄢ | ˇ | 灶 | ㄗㄠ | ˋ |
戰國時孫臏暗中增加軍隊,表面上卻減少行軍飯灶,以示弱誘敵的故事。典出史記˙卷六十五˙孫子吳起傳。後指用兵的一種策略,偽裝士兵離散的假象以欺騙敵人。元˙無名氏˙百花亭˙第二折:則你是添兵減灶齊孫臏,喚雨呼風蜀武侯,將巧計親傳授。
16823. | 洗 | ㄒㄧ | ˇ | 耳 | ㄦ | ˇ | 拱 | ㄍㄨㄥ | ˇ | 聽 | ㄊㄧㄥ |
專心、恭敬的聆聽。元˙宮大用˙范張雞黍˙第一折:哥哥講說些兒,小官洗耳拱聽。醒世恆言˙卷二十五˙獨孤生歸途鬧夢:必須再求一風月豔麗之曲,我等洗耳拱聽,幸勿推辭。亦作洗耳恭聽。
16824. | 心 | ㄒㄧㄣ | 平 | ㄆㄧㄥ | ˊ | 氣 | ㄑㄧ | ˋ | 定 | ㄉㄧㄥ | ˋ |
心氣平和,不急不怒。三國˙魏˙阮籍˙樂論:孔子在齊聞韶,三月不知肉味。言至樂使人無欲,心平氣定,不以肉為滋味也。亦作心平氣和。
16825. | 潑 | ㄆㄛ | 水 | ㄕㄨㄟ | ˇ | 難 | ㄋㄢ | ˊ | 收 | ㄕㄡ |
潑出去的水難以收回。比喻既成的事實,難以更改。元˙康進之˙李逵負荊˙第一折:誓今番潑水難收,到那裡問緣由,怎敢便信口胡謅。西遊記˙第五十一回:小神只會放水,卻不會收水。常言道:潑水難收。
16826. | 心 | ㄒㄧㄣ | 開 | ㄎㄞ | 目 | ㄇㄨ | ˋ | 明 | ㄇㄧㄥ | ˊ |
心領神悟,見識明白。後漢書˙卷四十二˙光武十王傳˙東平憲王蒼傳:朕親白覽讀,反覆數周,心開目明,曠然發矇。明˙李贄˙李中丞奏議序:其這詞溫厚和平,深得告君之體,使人讀其言,便自心開目明。
16827. | 冰 | ㄅㄧㄥ | 消 | ㄒㄧㄠ | 凍 | ㄉㄨㄥ | ˋ | 解 | ㄐㄧㄝ | ˇ |
冰解融化。比喻困惑疑難或誤會障礙完全消除。明˙李贄˙焚書˙典曾中野書:昨見公,令我兩個心事頓然冰消凍解也。亦作冰解凍釋。
16828. | 浪 | ㄌㄤ | ˋ | 跡 | ㄐㄧ | 萍 | ㄆㄧㄥ | ˊ | 蹤 | ㄗㄨㄥ |
人的行跡如波浪、浮萍飄浮不定,居無定所。野叟曝言˙第三十九回:引見就有職業,不比從前浪跡萍蹤,東西無定了。
16829. | 遠 | ㄩㄢ | ˇ | 不 | ㄅㄨ | ˋ | 間 | ㄐㄧㄢ | ˋ | 親 | ㄑㄧㄣ |
關係疏遠的人不能隔離關係親近的人。間文獻異文作閒。管子˙五輔:夫然,則下不倍上,臣不殺君,賤不踰貴,少不陵長,遠不閒親,新不閒舊,小不加大,淫不破義。凡此八者,禮之經也。亦作疏不間親。
16830. | 鑿 | ㄗㄨㄛ | ˋ | 圓 | ㄩㄢ | ˊ | 枘 | ㄖㄨㄟ | ˋ | 方 | ㄈㄤ |
圓鑿和方枘。語本楚辭˙宋玉˙九辯:圓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。後比喻扞格不合。宋˙秦觀˙與蘇公先生簡:比迫於衣食,彊勉萬一之遇,而寸長尺短各有所施,鑿圓枘方卒以不合。
16831. | 迂 | ㄩ | 談 | ㄊㄢ | ˊ | 闊 | ㄎㄨㄛ | ˋ | 論 | ㄌㄨㄣ | ˋ |
迂腐而不合事理的言論。東周列國志˙第八十九回:騶衍等迂談闊論,虛而無實。
16832. | 冰 | ㄅㄧㄥ | 散 | ㄙㄢ | ˋ | 瓦 | ㄨㄚ | ˇ | 解 | ㄐㄧㄝ | ˇ |
比喻潰散﹑分裂或失敗﹑離散。三國志˙卷二十一˙魏書˙傅嘏傳˙裴松之˙注引司馬彪˙戰略:由不虞之道,以聞其不戒;比及三年,左提右挈,虜必冰散瓦解,安受其弊,可坐算而得也。亦作瓦解冰泮。
16833. | 瀝 | ㄌㄧ | ˋ | 膽 | ㄉㄢ | ˇ | 墮 | ㄉㄨㄛ | ˋ | 肝 | ㄍㄢ |
比喻竭誠相待,盡忠效命。唐˙李頎˙行路難:世人逐勢爭奔走,瀝膽墮肝唯恐後。唐˙羅隱˙冬暮寄裴郎中詩:仙郎舊有黃金約,瀝膽墮肝更禱祈。亦作披瀝肝膽。
16834. | 負 | ㄈㄨ | ˋ | 義 | ㄧ | ˋ | 忘 | ㄨㄤ | ˋ | 恩 | ㄣ |
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惠與好處,反做出對不起恩人的事情。元˙關漢卿˙調風月˙第一折:一個個背槽拋糞,一個個負義忘恩,自來魚雁無音信。亦作忘恩負義。
16835. | 浮 | ㄈㄨ | ˊ | 語 | ㄩ | ˇ | 虛 | ㄒㄩ | 辭 | ㄘ | ˊ |
誇大虛浮的言辭。東觀漢記˙卷二十三˙隗囂傳:吾年已三十餘,在兵中十歲,所更非一,厭浮語虛辭耳。
16836. | 沉 | ㄔㄣ | ˊ | 著 | ㄓㄨㄛ | ˊ | 痛 | ㄊㄨㄥ | ˋ | 快 | ㄎㄨㄞ | ˋ |
著實不輕浮,流暢而明快。形容詩文、書法遒勁流利。宋˙嚴羽˙滄浪詩話˙詩辯:其大概有二,曰優游不迫,曰沉著痛快。>n
16837. | 滔 | ㄊㄠ | 滔 | ㄊㄠ | 不 | ㄅㄨ | ˋ | 斷 | ㄉㄨㄢ | ˋ |
形容說話連續而不間斷。鏡花緣˙第八十六回:常聽人說亭亭姐姐腹中淵博,我故意弄這冷題目問他一聲,果然滔滔不斷,竟說出一大篇來。亦作滔滔不竭。
16838. | 滿 | ㄇㄢ | ˇ | 腔 | ㄑㄧㄤ | 熱 | ㄖㄜ | ˋ | 血 | ㄒㄧㄝ | ˇ |
比喻人熱忱﹑有救世之心。如:清朝末年的革命志士都是滿腔熱血的。
16839. | 飲 | ㄧㄣ | ˇ | 水 | ㄕㄨㄟ | ˇ | 知 | ㄓ | 源 | ㄩㄢ | ˊ |
比喻不忘本。見飲流懷源條。明˙張居正˙答上師相徐存齋并附與諸公書三十三則之三十:凡正今日之所蒙被,孰匪師翁教育所及,飲水知源,敢忘所自。
16840. | 識 | ㄕ | ˋ | 時 | ㄕ | ˊ | 通 | ㄊㄨㄥ | 變 | ㄅㄧㄢ | ˋ |
能認清局勢,隨機應變。東周列國志˙第六十九回:爾祖子文,為楚名臣,識時通變,倘子非其嫡裔耶?何言之悖也。亦作識時達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