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921. | 迷 | ㄇㄧ | ˊ | 離 | ㄌㄧ | ˊ | 撲 | ㄆㄨ | 朔 | ㄕㄨㄛ | ˋ |
形容事物錯綜複雜,難以明瞭真相。見撲朔迷離條。
16922. | 恣 | ㄗ | ˋ | 心 | ㄒㄧㄣ | 所 | ㄙㄨㄛ | ˇ | 欲 | ㄩ | ˋ |
毫無顧忌的任情縱欲。梁書˙卷四十五˙諸夷傳˙海南諸國傳:其宮殿皆雕文鏤刻,街曲市里,屋舍樓觀,鐘鼓音樂,服飾香華,水陸通流,百賈交會,奇玩珍瑋,恣心所欲。
16923. | 深 | ㄕㄣ | 識 | ㄕ | ˋ | 遠 | ㄩㄢ | ˇ | 慮 | ㄌㄩ | ˋ |
見識精深,考慮長遠。後漢書˙卷二十七˙杜林傳:古之明王,深識遠慮,動居其厚,不務多辟。元史˙卷一五八˙竇默傳:深識遠慮,有宰相才,則史天澤其人也。
16924. | 渾 | ㄏㄨㄣ | ˊ | 然 | ㄖㄢ | ˊ | 天 | ㄊㄧㄢ | 成 | ㄔㄥ | ˊ |
自然形成,沒有人為雕琢的痕跡。用以形容才德或文章等自然完美。宋˙胡仔˙苕溪隱叢話前集˙卷三十六˙半山老人四:然意與言會,言隨意遣,渾然天成,殆不見有牽率排比處。
16925. | 禍 | ㄏㄨㄛ | ˋ | 結 | ㄐㄧㄝ | ˊ | 兵 | ㄅㄧㄥ | 連 | ㄌㄧㄢ | ˊ |
接連用兵,戰禍不絕。漢˙蔡邕˙難夏育請伐鮮卑議:禍結兵連,不得中休。元˙無名氏˙梧桐葉˙第一折:等閒離別,一去故鄉音耗絕。禍結兵連,嬌鳳雛鸞沒信傳。亦作兵連禍結。
16926. | 翩 | ㄆㄧㄢ | 若 | ㄖㄨㄛ | ˋ | 驚 | ㄐㄧㄥ | 鴻 | ㄏㄨㄥ | ˊ |
形容姿態優美矯捷,猶如驚起的鴻雁。文選˙曹植˙洛神賦:其形也,翩若驚鴻.婉若遊龍。
16927. | 問 | ㄨㄣ | ˋ | 羊 | ㄧㄤ | ˊ | 知 | ㄓ | 馬 | ㄇㄚ | ˇ |
先打聽羊的價錢,即可推知馬的價錢。比喻從側面推敲以得知事實真相。南朝陳˙徐陵˙晉陵太守王勵德政碑:問羊知馬,鉤距兼設。亦作問牛知馬。
16928. | 闊 | ㄎㄨㄛ | ˋ | 步 | ㄅㄨ | ˋ | 高 | ㄍㄠ | 談 | ㄊㄢ | ˊ |
大步走路,高聲談論。三國˙魏˙曹丕˙太宗論:欲使曩時累息之民得闊步高談,無危懼之心。
16929. | 逍 | ㄒㄧㄠ | 遙 | ㄧㄠ | ˊ | 自 | ㄗ | ˋ | 得 | ㄉㄜ | ˊ |
自由自在、無拘無束。文選˙潘岳˙閑居賦序:於是覽止足之分,庶浮雲之志,築室種樹,逍遙自得。野叟曝言˙第五十九回:以此收攝身心,屏絕嗜慾,可以寡過,可以養生,性命雙修,逍遙自得。亦作逍遙自在、自在逍遙。
16930. | 道 | ㄉㄠ | ˋ | 同 | ㄊㄨㄥ | ˊ | 志 | ㄓ | ˋ | 合 | ㄏㄜ | ˊ |
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。宋˙陸九淵˙祭呂伯恭文:道同志合,惟公不二,拜書乞銘,公即揮賜。亦作道合志同。
16931. | 油 | ㄧㄡ | ˊ | 頭 | ㄊㄡ | ˊ | 滑 | ㄏㄨㄚ | ˊ | 臉 | ㄌㄧㄢ | ˇ |
形容人狡猾、輕浮的樣子。醒世恆言˙卷二十二˙張淑兒巧智脫楊生:正看之間,有小和尚疾忙進報。隨有中年和尚油頭滑臉,擺將出來。亦作油頭滑腦。
16932. | 神 | ㄕㄣ | ˊ | 清 | ㄑㄧㄥ | 氣 | ㄑㄧ | ˋ | 朗 | ㄌㄤ | ˇ |
神氣清朗,心情舒暢。如:遠離塵囂,來到這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,頓時覺得神清氣朗。亦作神清氣爽。
16933. | 通 | ㄊㄨㄥ | 人 | ㄖㄣ | ˊ | 達 | ㄉㄚ | ˊ | 才 | ㄘㄞ | ˊ |
博學多識貫通古今﹑才能出眾的人。史記˙卷四十六˙田敬仲完世家˙太史公曰:易之為術,幽明遠矣,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!
16934. | 深 | ㄕㄣ | 文 | ㄨㄣ | ˊ | 周 | ㄓㄡ | 納 | ㄋㄚ | ˋ |
深文,嚴苛的法律條文。周納,詳密的構織罪狀。深文周納指不根據事實,而巧妙的援引苛刻的法條,陷人入罪。納文獻異文作內。清˙方苞˙結感錄:始部胥承行是獄者,以求索不遂,於余獨深文周內,無何,以他事黜。
16935. | 深 | ㄕㄣ | 入 | ㄖㄨ | ˋ | 顯 | ㄒㄧㄢ | ˇ | 出 | ㄔㄨ |
以淺顯易懂的語言文字,表達深刻的內容。如:這雖是部學術專業論文,卻寫得深入顯出。亦作深入淺出。
16936. | 禍 | ㄏㄨㄛ | ˋ | 不 | ㄅㄨ | ˋ | 旋 | ㄒㄩㄢ | ˊ | 踵 | ㄓㄨㄥ | ˇ |
踵,腳跟。不旋踵,來不及轉身,指極為短暫快速。禍不旋踵指災禍很快就要來臨。漢˙陳蕃˙上竇太后疏:危言極意,則群凶側目,禍不旋踵。周書˙卷十七˙梁禦傳:公不於此時建立功效,乃懷猶豫,恐禍不旋踵矣。亦作禍不反踵。
16937. | 視 | ㄕ | ˋ | 丹 | ㄉㄢ | 如 | ㄖㄨ | ˊ | 綠 | ㄌㄩ | ˋ |
把紅色看成綠色。形容憂愁太甚致視覺模糊。三國˙魏˙郭遐叔˙贈嵇康詩二首之一:心之憂矣,視丹如綠。
16938. | 視 | ㄕ | ˋ | 同 | ㄊㄨㄥ | ˊ | 陌 | ㄇㄛ | ˋ | 路 | ㄌㄨ | ˋ |
把對方看成路人一般,與自己毫不相關。野叟曝言˙第二十回:況愚兄病中,承他捨命伏侍,救我殘喘;他今有病,便視同陌路,此豈稍有人心者耶?或作視同路人、視若路人。
16939. | 視 | ㄕ | ˋ | 死 | ㄙ | ˇ | 若 | ㄖㄨㄛ | ˋ | 歸 | ㄍㄨㄟ |
形容勇敢不怕死。淮南子˙泰族:視死若歸,義重於身也。漢˙劉向˙新序˙卷四˙雜事:平原廣囿,車不結軌,土不旋踵,鼓之而三軍之士,視死若歸。亦作視死如歸。
16940. | 逆 | ㄋㄧ | ˋ | 臣 | ㄔㄣ | ˊ | 賊 | ㄗㄟ | ˊ | 子 | ㄗ | ˇ |
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。晉書˙卷六十五˙王導傳:逆臣賊子,何世無之?豈意今者近出臣族!唐˙陳子昂˙請措刑科:逆臣賊子,頓伏嚴誅。亦作逆子賊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