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001. | 有 | ㄧㄡ | ˇ | 目 | ㄇㄨ | ˋ | 共 | ㄍㄨㄥ | ˋ | 見 | ㄐㄧㄢ | ˋ |
比喻極為清楚明顯,眾所周知。如:近年來國家的進步與繁榮,是大家有目共見的。亦作有目共睹。
17002. | 造 | ㄗㄠ | ˋ | 微 | ㄨㄟ | 入 | ㄖㄨ | ˋ | 妙 | ㄇㄧㄠ | ˋ |
形容詩文藝術的造詣達到最微妙的境界。宋˙胡仔˙苕溪漁隱叢話前集˙卷十五˙王摩詰:古人下連綿字不虛發,如老杜:野日荒荒白,江流泯泯清,退之云:月吐窗冏冏,皆造微入妙。
17003. | 神 | ㄕㄣ | ˊ | 機 | ㄐㄧ | 妙 | ㄇㄧㄠ | ˋ | 策 | ㄘㄜ | ˋ |
神妙的機謀策略。元˙無名氏˙連環計˙第一折:待教我神機妙策苦搜求,怎做的姜子牙能伐紂,張子房會興劉。亦作神機妙算。
17004. | 有 | ㄧㄡ | ˇ | 增 | ㄗㄥ | 無 | ㄨ | ˊ | 損 | ㄙㄨㄣ | ˇ |
不斷的增加而沒有減損。三國志˙卷二十五˙魏書˙高堂隆傳:臣寢疾病,有增無損,常懼奄忽,忠款不昭。晉書˙卷七十九˙謝安傳:而所患沉頓,有增無損。亦作有增無減。
17005. | 深 | ㄕㄣ | 根 | ㄍㄣ | 固 | ㄍㄨ | ˋ | 本 | ㄅㄣ | ˇ |
比喻根基堅固而不動搖。見深根固柢條。漢書˙卷十四˙諸侯王表˙序:所以親親賢賢,褒表功德,關諸盛衰,深根固本,為不可拔者也。
17006. | 詭 | ㄍㄨㄟ | ˇ | 形 | ㄒㄧㄥ | ˊ | 怪 | ㄍㄨㄞ | ˋ | 狀 | ㄓㄨㄤ | ˋ |
怪異、奇特的樣子。宋˙胡仔˙苕溪漁隱叢話後集˙卷三十二˙山谷下:戴叔倫詩云:詭形怪狀翻合宜,誠哉是言。
17007. | 神 | ㄕㄣ | ˊ | 怒 | ㄋㄨ | ˋ | 民 | ㄇㄧㄣ | ˊ | 痛 | ㄊㄨㄥ | ˋ |
鬼神震怒,人民痛恨。形容為非作歹,罪大惡極,引起眾怒。晏子春秋˙外篇˙重而異者:不思謗讟,不憚鬼神,神怒民痛,無悛于心。亦作神怒民怨、神怒人怨。
17008. | 七 | ㄑㄧ | 青 | ㄑㄧㄥ | 八 | ㄅㄚ | 黃 | ㄏㄨㄤ | ˊ |
金的成色。泛指錢財。元˙王實甫˙西廂記˙第一本˙第二折:量著窮秀才人情則是紙半張,又沒甚七青八黃,儘著你說短論長,一任待掂斤播兩。群音類選˙清腔類˙卷一˙桂枝香˙坐壇遣將曲:那曉得三綱五常,只知道七青八黃。
17009. | 七 | ㄑㄧ | 病 | ㄅㄧㄥ | ˋ | 八 | ㄅㄚ | 痛 | ㄊㄨㄥ | ˋ |
形容各種大大小小的病痛不斷。歧路燈˙第六十四回:你看那老頭子是尋認兒女尋的急了,七病八痛的,咱云必替老九頂缸。孽海花˙第二十四回:一年到頭,上下多少人,七病八痛,都是他包圓兒。
17010. | 七 | ㄑㄧ | 嘴 | ㄗㄨㄟ | ˇ | 八 | ㄅㄚ | 張 | ㄓㄤ |
人多口雜,言語紛亂的樣子。喻世明言˙卷三十九˙汪信之一死救全家:他倚著上官差遣,便要誇才賣智,七嘴八張。亦作七嘴八舌。
17011. | 深 | ㄕㄣ | 根 | ㄍㄣ | 固 | ㄍㄨ | ˋ | 蒂 | ㄉㄧ | ˋ |
比喻根基堅固而不動搖。見深根固柢條。文選˙左思˙魏都賦:劍閣雖嶚,憑之者蹶,非所以深根固蒂也。
17012. | 門 | ㄇㄣ | ˊ | 戶 | ㄏㄨ | ˋ | 人 | ㄖㄣ | ˊ | 家 | ㄐㄧㄚ |
妓院。元˙戴善夫˙風光好˙第一折:我想俺這門戶人家,則管理迎賓接客,幾時是了也呵。醒世恆言˙卷三˙賣油郎獨占花魁:瑤琴是我親生之女,不幸到你門戶人家,須是款款的教訓,他自然從願,不要性急。
17013. | 狼 | ㄌㄤ | ˊ | 奔 | ㄅㄣ | 鼠 | ㄕㄨ | ˇ | 竄 | ㄘㄨㄢ | ˋ |
狼群鼠輩到處流竄。形容人四處奔跑逃竄。明˙沈鯨˙雙珠記˙第十四齣:忽聞訪察怕如雷,狼奔鼠竄,無由懺悔。金瓶梅˙第一○○回:個個攜男抱女,家家閉戶關門。十室九空,不顯鄉村城郭;狼奔鼠竄,那存禮樂衣冠!
17014. | 狼 | ㄌㄤ | ˊ | 心 | ㄒㄧㄣ | 狗 | ㄍㄡ | ˇ | 行 | ㄒㄧㄥ | ˋ |
狼心貪婪,狗行卑劣。比喻心腸貪婪凶殘,手段卑劣無恥。元˙楊訥˙西游記˙第十三齣:見一人光紗帽,黑布衫,鷹頭雀腦將身探,狼心狗行潛蹤關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八:三百六十行中人,儘有狼心狗行,狠似強盜之人。
17015. | 誅 | ㄓㄨ | 盡 | ㄐㄧㄣ | ˋ | 殺 | ㄕㄚ | 絕 | ㄐㄩㄝ | ˊ |
全部消滅。孤本元明雜劇˙單刀劈四寇˙頭折:將董卓滿門良賤,誅盡殺絕。
17016. | 被 | ㄅㄟ | ˋ | 寵 | ㄔㄨㄥ | ˇ | 若 | ㄖㄨㄛ | ˋ | 驚 | ㄐㄧㄥ |
因意外受到寵愛,而感到驚喜不安。宋˙蘇軾˙謝中書舍人啟:蒙恩授前件官者起於貶所,未及期年,擢置周行,遽參法從,省躬無有,被寵若驚。亦作受寵若驚。
17017. | 博 | ㄅㄛ | ˊ | 古 | ㄍㄨ | ˇ | 知 | ㄓ | 今 | ㄐㄧㄣ |
見識廣博,學識豐富,通曉古今之事。孔子家語˙卷三˙觀周:吾聞老聃博古知今,通禮樂之原,明道德之歸,則吾師也。亦作博古通今﹑通今博古。
17018. | 博 | ㄅㄛ | ˊ | 物 | ㄨ | ˋ | 洽 | ㄑㄧㄚ | ˋ | 聞 | ㄨㄣ | ˊ |
見識廣博。漢書˙卷六十二˙司馬遷傳:烏呼!以遷之博物洽聞,而不能以知自全,既陷極刑,幽而發憤,書亦信矣。隋書˙卷五十八˙明克讓傳:于時東宮盛徵天下才學之士,至於博物洽聞,皆出其下。亦作博物多聞。
17019. | 海 | ㄏㄞ | ˇ | 北 | ㄅㄟ | ˇ | 天 | ㄊㄧㄢ | 南 | ㄋㄢ | ˊ |
形容萬里遙隔,距離很遠。唐˙劉禹錫˙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詩:昔年意氣結群英,幾度朝回一字行。海北天南零落盡,兩人相見洛陽城。亦作天南地北。
17020. | 東 | ㄉㄨㄥ | 撈 | ㄌㄠ | ˊ | 西 | ㄒㄧ | 摸 | ㄇㄛ |
沒有一定的目標,到處尋求探取。宋˙朱熹˙答廖子晦書:正不須向無形象處,東撈西摸如捕風繫影,用意愈深,而去道愈遠也。